有趣的活动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趣的活动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
有趣的活动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趣的活动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趣的活动的作文 篇1
我一直以来对土豆情有独钟,一周不吃土豆就浑身不舒服。今天,有机会参加温州晚报和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举办的“种豆得逗”活动,和土豆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让我激动不已。
我们首先去挖土豆。土豆的种植场地并不大,大概只有十米长,三米宽左右。但我们这些小家伙在主持人一声令下后,拿着小铁铲一拥而上,把这里挤得满满当当。这个埋头搜寻,那个使劲翻找。我也不甘示弱,挽起袖子,找了一片叶子繁茂的地方,蹲在那里,用铲子使劲地往下挖。忽然,我看见一块黄黄的东西,再往下挖了,土豆露出自己圆鼓鼓的肚皮。“呀,挖到了!”我尖叫起来,“妈妈,这儿有一大堆土豆。”妈妈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的干劲更足了,盒子里的土豆也越来越多。可不少调皮的泥土也乘机钻进了我的鞋子里,但我可没空搭理它们,睁大眼睛,猫着腰,继续在泥土里搜寻土豆的踪迹。这时,挖土豆结束的时间到了,我看着盒子里一个个圆滚滚的土豆,感到特别满足。
洗土豆、削皮、切土豆之后,我们要大展厨艺,看看谁做的土豆菜肴最富特色。
我先把蒸熟的土豆块捏成泥,加入一点盐、味精和油拌匀,再在圆盘中间摆成圆形,接着,拿来红椒和青椒丁放在上方当做头发,然后用一颗葡萄切成对半当做眼珠,最后用红萝卜丝摆成嘴巴和鼻子。就这样,我的《人脸土豆泥》诞生了。
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我也不忘鉴赏一下其他同学的土豆佳肴。脆脆的炸土豆、黄澄澄的`土豆炸虾、色香味俱全的酸辣土豆丝……真是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看来,能干的同学真不少!
虽然我的菜肴在评选中并没有获得最高奖——金勺子奖,但从开始挖土豆到制作菜肴,都是我亲手完成。这其中的点点滴滴,让我充满了成就感,不虚此行呀!
有趣的活动的作文 篇2
我玩过很多好玩的游戏,像沙滩上捡不完的贝壳,比如:捉迷藏、斗鸡、跳房子……其中,我最喜欢的玩的'是画鼻子游戏。
你们知道游戏规则吗?首先,一个组有两个人,一个人戴上眼罩,转五圈,另一个人负责指导画鼻子。我们分成四组,谁把鼻子画的最准,谁就是“画鼻子王”。
我们用抽签的形式决定和谁一组,我抽到了小怡,比赛前,我和小怡商量好了,小怡先画,我来指导。我心想:我一定发挥好。
比赛开始了,小怡做好了准备,当她戴上眼罩转完时我指导她,看着她站在讲台上晕晕乎乎的样子,我开始着急了,对她说:“转一下,行,往前走。””她却大叫说:“这是哪呀!好黑呀!我不敢走!”我很失望。其它组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我急得真想把他们的嘴堵上,我继续说:“往前走,画呀!”她又说:“画哪呀?画哪呀?”其他同学在台下乱指挥,大喊大叫说:“画这儿!画这儿!画这儿。”她终于开始下笔画了,其他同学哈哈大笑道:“上当了,上当了。”结果把鼻子画到了眼睛上了,我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游戏后,我们组没有胜利,但是通过玩这个游戏,我体会到五官的重要性,我们要保护好它们!
有趣的活动的作文 篇3
【要求】
1.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抓住重点,把活动过程
说写清楚。
【步骤】
1.审清题意
这是一次以记事为主的作文训练。写作的范围是“一次”,写作的内容是“活动”。但文题对进行什么活动、参加活动的时间、地点、哪些人等都没做任何限制,因此,写作时还要具体拟个题目。例如:“记一次有趣的猜谜比赛。”
2.确定写作重点
写清楚活动过程
的各个发展变化的环节,尤其是有趣的环节要具体、细致地写,同时还要把参予活动的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映写清楚,但不可面面俱到,要抓住人物典型的反映写。
3.确定中心,选择材料
通过记叙一次有趣的活动,是为了突出活动给人的启迪和教育。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学校经常组织各种有趣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跳绳比赛、猜谜、集邮知识竞赛、春游等;电视里我们也常常观看到各种精彩的体育比赛、智力游戏等。这篇习作的选材极广泛(学校、家庭、社会),但不能把我们所参加或耳闻目睹的活动全写进文章,应对文章的材料加以提炼、筛选、加工,把你最感兴趣、印象和感受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
(1)初选写作对象。把符合题目要求的材料充分摆出来,通过比较、分析,挑选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作为写作对象,同时拟出文章的标题。
(2)再选写作要点、事例。选好了,就要仔细回忆这次活动的具体过程,用笔一一列出来,根据中心决定取舍,把与中心有关的内容作为写作要点。
(3)精选写作重点。写作要点确定之后,就要考虑将其中最能表达中心的精彩情节作为重点材料来详写,同时安排详写的层次。
4.指导说话、写作
(1)口述指导。想一想,回答:
①你亲自参加过和观看过的活动中,比如,体育活动、联欢会、参观游览、智力游戏、电视大奖赛等等,对哪些最感兴趣?这些活动中哪次给你的印象最深?(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表述,初步确定写作的对象。)
②这次活动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情节非常有趣,使你当时特别兴奋,过后难以忘怀?(教师可适当提示,力求让学生将有趣的`情节说得清楚、明白、完整,指导学生确定写作重点。)
③这次活动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包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组织,哪些人参加,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怎样,活动的结果如何等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仔细回忆,先把过程讲清楚,然后引导学生确定写作要点。)
④这次活动给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要结合实际谈,不可过于牵强。帮助学生确定中心思想。)
(2)指导写作。
①按事情的发展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注意记叙的顺序。
②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抓住重点写具体。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是写好活动的一个主要方法。所谓“面”是指一定场合下的特定情景,包括人物、事件及人物的感受、周围的环境。所谓“点”指的是重点,是具有典型性的人、事及景物。点面结合,就是在写作时,能围绕中心,将活动的个体和群体,事物的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做到详略得当。作为一次“有趣的”活动,其全过程中总有精彩的部分,因此,写好精彩部分,写好精彩部分中参予者和观众中的主要人物,则是写好本篇习作的关键。应该说,写活动,没有写好其重点部分就算不上一篇好的习作。
③写出活动参加者或观看者的心情,以增强习作的感染力,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上述三个问题,可指导阅读下列例文:
“黑衣服”智胜“黄衣服”
周末的晚上最令人惬意了,因为每个周末可以看电视,可以看我最喜欢的《综艺大观》。瞧,《综艺大观》开始了。
屏幕上出现了七个被蒙住眼睛的参赛者,他们背系小鼓,手拿鼓棒,站成一排,听主持人倪萍的“训示”:“现在讲游戏规则,互相用鼓棒敲打对方背上的鼓,被敲中者罚下场,最后一名获胜。”天哪!谁都蒙住眼睛,万一击住脑袋可怎么办?我替他们担心,手里竟捏出一把汗。
“嘘——”哨音刚响,七个参赛者霎时活跃起来,他们在黑暗中摸索着。忽听“咚”一声,一个参赛者被罚下场,“咚”又一声,又一个参赛者被罚下场。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若大的赛场上只剩下两个分别穿着黑衣服和黄衣服的参赛者了。
谁赢呢?我想肯定是那位穿黄衣服的叔叔,下去的五个参赛者中就有四个是被他击中的。他身材像只猎犬,跳起来像只飞燕。而穿黑衣服的叔叔个子低,手臂短。相比之下,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条件差远了。
“黑衣服”也许知道“黄衣服”的厉害吧,慢慢退却到离“黄衣服”很远的地方,然后绕圈向前缓缓移动。而这时的“黄衣服”却大步流星地向“黑衣服”前进:5米、3米、1米……啊,到了!突然,“黑衣服”向左一拐,一个箭步朝“黄衣服”的背后扑去,“咚”的一声,鼓棒不偏不倚地落到“黄衣服”背后的鼓上。“哗——哗”,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怪!“黑衣服”怎么赢了?哦,原来“黄衣服”走起来呼呼生风,“黑衣服”是靠声音来判断“黄衣服”的位置的。
“现在发奖,奖给‘黑衣服’同志一本《智慧学》!”倪萍响亮的声音响彻整个赛场。我想,如果下次“黑衣服”叔叔还参加这种游戏,他准还是优胜者,因为他善于以智慧取胜,况且又得到了一本《智慧学》。
这篇文章记叙的是观看电视节目中蒙眼击鼓的游戏活动时的情景,它给我们以下几点示范:
①写作顺序十分清楚,层次分明地写出了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的内容及过程。
②做到点面结合。既对“黄”、“黑”二人的智勇比赛进行具体描写,又概括介绍了所有参赛者的活动情况;既重点写出了“我”观看比赛时的心理活动,又概括写出了主持人倪萍的语言情态。
③抓住活动的特点,通过“我”的观感,具体描写了“黄”、“黑”二人比赛的情形,突出了“智胜”的中心。
(3)指导学生列出写作提纲。
(4)根据提纲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