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陆游 诗集

管理员

摘要: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精选1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精选1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精选1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精选1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1

  这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名篇,陆游的《书愤》。它曾激励了无数华夏儿女胸怀满腔爱国之心,热血沸腾地投入到拯救祖国,建设祖国中去。

  陆游一生颠沛流离,被贬官几次,后又开始他的军旅生涯。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字里行间表达了他渴望收复中华的理想壮志,也表达了对当权派投降误国、打击爱国人士罪恶行径的强烈不满。

  尽管诗人的理想一一落空,屡受打击,但他的爱国之心永远不变,救国之志依然如故。全诗的最后一句,通过赞扬诸葛亮平定中原的`决心,抒发了自己仍要坚持早年的理想。

  全诗以“愤”为线索,表现出作者对投降派行径的强烈不满。他热爱自己的国家,不允许别人来蹂躏、侵占它。由此我想到了中国历史上无数次保卫国家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那些血与泪交织成的战斗史就是无数华夏儿女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我们不服输,不抛弃、不放弃,在列强面前,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最终赢得了祖国的统一与团结。当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那一刻起,爱国志士的热血沸腾,一股强烈的民族凝聚力使他们众志成城,立志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2

  说起陆游,大家一定不陌生,他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他的诗想必大家一定读过不少。《冬夜读书示子聿》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不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才能学有所成。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外,这首诗还包含了另一个道理——学知识不能只从书中学,更要亲自去实践,这样才能学以致用,领悟到知识的`魅力。这首诗看起来是诗人在教导孩子怎么学习,实际是陆游希望他的儿子从小就认真读书,而且不断探索,长大报效祖国,让宋朝早日统一。一位诗人,连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想着将来能为国出力,可见他是多么爱国呀!

  陆游不仅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为祖国出力,也希望宋朝能早日统一,可是他等了几十年,宋朝的军队还是未能平定中原。临终前,他带着遗憾写下了《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短短二十八个字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激情。从诗句中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这份爱国激情是多么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难怪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虽说我们今天的生活安居乐业,但是,读着陆游的诗我仍然思绪万千。我们也许不需要像他那样忧国忧民,但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当像他一样时时刻刻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一生想着为国家出力,为着祖国能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除了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之外,更要勤于实践,树立长大报效祖国的思想。我想,我会以陆游为榜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少年。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你一定很熟悉吧?这是我们语文书上的《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里的诗句。你可知道这首诗的作者——陆游的生平?现在我来介绍一下。

  陆游是我国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是浙江绍兴人。他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勤奋,在他12岁的时候就可以写诗文了,在28岁时,赴临安考试,陆游考第一,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同时参加了考试,秦埙考第二,考得没有陆游好。秦桧知道此事很不高兴,竟要降罪主考官,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将陆游除名了。秦桧是谁?他就杀死岳飞的大奸臣、大坏蛋。可怜的陆游直到秦桧死后才出来做官。

  陆游的一生非常坎坷。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战火纷飞。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经常攻打中原。当时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向南迁移,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他从小受到父亲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40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

  然而,那个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只想偏安一隅、苟且偷生,把精忠报国的大元帅岳飞都杀了,又怎么会让你陆游去上阵杀敌呢?——陆游被罢官了。他后来又当官、罢官,一直被当权的投降派压制排挤,壮志难酬。

  闲赋在家时的陆游一边关心国事,一边教育子女,他将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陆游有七子一女。我们书中的那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他陪他的第七个儿子陆子聿读书时写的。陆游告诫儿子: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还不够的。想做出一番成绩,一定要亲身实践。

  85岁的陆游抑郁而终。在临终前他写下了一首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出陆游那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死了都还想着收复失地。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多首,这些诗中很多是写抗击侵略者的。他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

  同学们,你们记住他了吗?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4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卜算子咏梅》。这首咏梅词表达了诗人孤高雅洁的志趣。

  上阕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绽放的梅花。

  梅花生长在偏僻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说明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种的,它寂寞地开放着。接着“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可释为:在这样的暮色黄昏中,独自挺立绽放的腊梅花有着孤苦无依的愁苦,更何况此时的环境如此恶劣,风雨交加,梅花更是倍受摧残。这实在令人深深叹息、哀婉。

  下阕主要抒发了梅花的两种美德。其一,“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它的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其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的美德是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这几句词意味深长。

  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我愿作梅花,用自己的坚贞不屈宣告世人我的美丽所在。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5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其实原来也读过,只是那个时候在家乡,现在真的是在“临安”了,脑子里其实一直知道这首诗,但怎么也不曾想它的作者便是陆放翁了,真的会觉得很奇怪啊,为什么会感到惊奇呢?

  这是他62岁从山阴到临安来觐见皇帝之余赋闲而作的诗,与我们印象里的他还真的不一样,以波澜壮阔的爱国辞赋著名的'他,突然让我们读到这么一首温柔的诗,却多少显得不适了,想着不禁哑然失笑。

  其实蛮烦杂的,明天就要去考试了,看着民法刑法皇皇几万言却有些……可笑?

  打开宿舍的窗,江南的雨润在黑灰色爬满铁锈的栏杆上。这半年来的雨天往往觉得颇为可恨,这天要将你的鞋子湿掉,让你打着颇为累赘的伞,若手上还带些重物,那就是万分煎熬了,还会感叹着生活或也就是如此枯燥无奇吧?

  可还是雨天,换一下时空、地点,在家乡的小楼上,有着似乎农村才有的竹椅,小时候看着老人们坐在小竹椅上,似乎说的也不多,就在哪儿坐着,似乎还能坐上一个下午,只是伴着雨声。我又想起来在木心的家乡乌镇,或许,在江南水乡,韦端已也曾经听着屋外小桥流水下,一顶顶乌篷船和着细雨驶过,念出那句——“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时光如水,便这么流走。一下子到了现在了。

  诗人写的是春雨,消弭了热闹的临安,晚上枕着雨声入眠,就着满腹的诗情。

  早上呢,听着清脆的鸟虫儿叫,闻到巷子里杏花的香气,缓缓睁眼,似乎生活便也是这么的闲逸雅致。

  从前总有些时候凌晨四五点会自然醒过来,醒过来的时候,只听到外面落雨屋檐的清脆。

  想起来这些,晚上会睡得很甜吧。

  “我愿成为屋里唯一一人,并且他知道:昨夜寒凉。”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6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作者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其中这首诗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了我极大的启示。

  这句说的是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仔细回味,觉得这不正像我们的生活吗?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困境,但相信,只要我们心存理想,永不灰心,就一定会看到“雨过天晴”的景色。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个向做服装设计师的女孩伊尔莎,在街上看到一件编制的针线十分独特、巧妙的毛衣,后通过这件毛衣,她在巴黎的服装业开辟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为了扩大影响力,她投入大量资金,准备搞一次大型的服装展览。但在离展览会还剩几天时,竞争对手把他的工人挖走了,使她无法办成展览会,但伊尔莎没有就此放弃。几天后,她办了一个半成品服装展览,这个展览会在巴黎服装界引起了轰动,使她成功了。

  其实,人生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每件事,都是危险与机遇共存的。但只要你有一颗永不认输的心和聪明的才智,无论在哪里,你这颗“宝石”总会发出自己最璀璨的光芒的。正所谓“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嘛。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7

  陆游是我国中国南宋诗人,他创作了爱国诗篇九千三百余首。

  他创作的大部分诗篇都跟抗击侵略者有关,或者是跟军营里的艰苦生活有关,如:‘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他的爱国情怀是谁都无法比拟的,在他三十岁那年,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但她并没有回信,他三十四岁那年,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他又凭着才干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是官场险恶,他又被罢免回乡,他四十五岁那年投奔了王炎旗下,努力为百姓做事,收复祖国的`大好河山。但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愿望再一次破灭,当公元一千二百一十年时,他已是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了,他一生爱国如命在他去世前夕,用尽了全力写下了《示儿》这首诗,之后,他就逝世了。

  他的这种爱国精神,真是世间少有,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8

  一把椅子,一壶茶。一丝书香,在《陆游诗词浅释》的指引下,我漫步在陆游的轮回边缘,读着他百味的人生。像茶一样,有余香。

  茶是一种很好的茶,清澈的泉水衬着绿叶。更香。这是年轻的你.只一袭青衫.

  一管清箫.一曲终了.雄心壮志依然存在。你知道,官场只是你施展才华的地方.世界之大.哪里找不到展示才华的地方?四海游学.纵横豪气.泛瑞安江风涛贴然一气呵成;你境界开阔.淋漓尽致,挥手写《度浮桥至南台》;你美丽,自然洒脱,东阳观

  字字皆律。只是没有官做。.只是怀才不遇.

  可以放弃执着吗?不!不!你是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乡间的宁静是你最后的归宿。清高如你.痴梅成性,甚至幻想“怎样才能化身千亿?.梅花一放翁”。世人说你疯了.说你清高,我却爱你的傲慢,爱你的深雅,淡定从容。

  轻轻口茶.有点苦。一代又一代的人.争教两处销魂。在一站旁的古栈道旁,一棵梅花悄然绽放.站在梅树下,你仍然是一件青衬衫。.一瞬间,落花如雪。你捡起一朵落花。.就像看到熟悉而美丽的微笑。你的`胸部很紧.熟悉的声音从耳边传来:“表哥.记得听花开哦。”

  你看到那个穿着白色衣服和优雅衣服的绝色女人手里拿着一本哭泣的休息书。良好的眼睛流露出无助、不情愿和无尽的痛苦。你泪流满面。你恨你当初的懦弱吗?你抱怨当时的不坚定吗?回到沈源.这是梦吗?你看到了什么?白衣胜雪.美颜如旧。

  弱背逐渐消失。内心的情绪终于难以抑制: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爱情薄,一怀悲伤,儿年离索。

  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流满面。桃花落下。.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

  古道上铺满了落梅。花已零落成泥,蓦然回首,彼处灯火昏暗,早已空无一人。

  终于失去了,你洒脱地笑了笑,继续前进,怀着你对唐婉的深爱。前方是南宋小朝廷的风雨.你一个人穿青衫,香如故。

  泡久了的茶有淡淡的香味.但又有丝丝醇厚。这种矛盾的综合体.不是你坎坷的爱国之旅吗?看看军马,你意气风发。.热血报国.沙场上回荡着爽朗的笑声; 探营帐中.你皱眉,失去领土让你彻夜未眠……即使不在官场.你一生依然以诗为武器,书写抗敌御海、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爱国之心老而弥强。你忠于扁郁,浑成老健.一首《长安城图》告诉你多少辛酸?你风神超迈,一首歌《长歌行》逸气横秋你壮浪患肆,忧愤难抑.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浑然自成!看看罗帐下的!

  你还穿着青衬衫,却像风中的烛光.摇摇欲坠。药如口,苦不如心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念着,老泪纵横。这是你饱经岁月沦桑、壮志未酬、为国为民的愤恨之泪!

  那个笑着看着红尘,骑着驴人剑门,热血沸腾的男人;深巷听雨,笑着谈宋朝,却掩饰不住孤独的白色;驿外桥旁.云淡风轻.留下一个雄心勃勃的男人,只留下一个像以前一样芬芳的男人;沈园写的那个男人,难以掩饰眉毛里不甘心的痛苦;那个深夜醒来,满脸担忧,铁马冰河人梦寐以求的落魄男人;多少年飘摇,多少年凄凉,没有寻处;但看到轮回边缘.幽梅如故。

  “几千年来,诗界席卷了风。兵魂销尽国魂空。”快乐,先放翁后,再有我;悲伤,心有放翁,无放翁再来。我愿意一直拿起《陆游诗释》。仔细阅读,我可以更接近你的轮回,享受你丰富多彩的生活。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9

  手里捧着一本《陆游爱国诗词》,我沉浸在诗词中,诗词的字里行间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我好像逆着时间的潮流,来到战乱不断的南宋,走进了陆游的人生。

  陆游的一生,绝不是一个平凡的一生。他的一生呼吸着时代浓烈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

  在几百年前,在安南山头,陆游登高远望,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掀起了他满腔热忱。“多情谁似南月山,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他吟诵出这一荡气回肠的诗句。陆游把无情的南山月赋予了人的情感,让它无比多情,而它的多情就在于,它和陆游热爱祖国山河之情一脉相通。它将层层云幕推开,只为让陆游看清安南山。那些曾经长安的风景也肯定在等待宋军收复。这些豪情壮志的抒发,我感受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的迫切心情。

  陆游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时的他虽已年迈,但爱国的.情怀丝毫未减,日思夜想报效国家,就如这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他没有因为处在这悲凉的乡村感到悲哀,而心中仍然在想着国家,想为国家征战沙场,完成他一生的愿望。这让我想到了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尽管离开了朝廷,但依旧思国,忧国。而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更是强烈地突出陆游爱国之深,忧国之浓,连在梦境里都能梦到,当年他是如何驰骋疆场,为国守护边疆。

  85岁的他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他的绝笔《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在还没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依旧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在这样紧张的时刻,陆游想的不是自己,想的不是亲人,想的只有,国家何时才统一。因为他最痛心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未能亲眼看国家统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这句嘱咐凝聚着他毕生的期望,让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陆游在写这首诗的十一年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光复,虽然他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由此可见,陆游的整个人生贯穿着抗金斗争,贯穿着爱国情怀。即使到了最后,南宋仍旧没有统一,他的心愿没有实现。但他的爱国主义诗词永远地留了下来,成了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他的精神也将永远长存,让后世的我们学习与发扬。

  现在,我们身处和平的时代,不复南宋时的烟烽连天,混乱不堪,但爱国这一传统精神依旧延续至今。而现在的爱国也不仅仅是征战沙场,保卫边疆,更是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一些言行中。我们仍然能在当今社会看到那些爱国人士。不畏艰辛守卫在边疆的士兵,冒着生命危险缉毒的警察,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等等。他们都在爱国,都在尽自己微薄之力回报国家。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传承中华传统精神,这就是爱国。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10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所谓郎才女貌,才子佳人,所追求的也不过如此了。自古以来只羡鸳鸯不羡仙,美好的爱情总是会令人羡慕,也会受到人们的祝福,可是花儿再美终会有凋落的一天,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相比之下,残缺的爱情更扣人心弦,提到悲惨的爱情,我就情不自禁想起了大诗人陆游和他的妻子唐婉,想起了他们那催人泪腺的经典—《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昔日的她,用那双圆滑红润的酥手,给她的丈夫倒着热腾腾的黄藤酒,他们并肩坐在沈园的小亭里,欣赏满园的春色,携手看那红色宫墙边上的柳树。两人饮酒对诗,想如此平淡的共度此生。可谁又会想到。人情恶,欢情薄,母命难违,他逼不得已休了她,花已落,人亦去。他满腔的怒火和愁绪不知向谁发泄,几年的魂牵梦绕,他们各自另寻佳人,他错了,还是她错了。

  次年,他独自一人又来到了沈园,在他的心中还留有她,或许是他想给自己留个念想吧!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春色如旧,依然是那个小亭子,故人却早已离去。他本以为上次离别即是一生不复相见,不料,茫茫人海中又看见了昔日那副熟悉的脸孔,如今的她还是那双手,却显得瘦了些,挽着现在的`丈夫,此时两人双目对望却始终没有说话,她让丫鬟送给他一壶黄藤酒便转身离去,桃花落了,曾经的海誓山盟虽在,却不能说上一句话,不要这样,不要,不要。他心中感慨万千便在沈园的墙上题了这首《钗头凤》,便从此赴边关21年,从未回家,也从未给家里写信。我想,他应该很恨他的母亲吧。不仅他憎恨,也让我厌恶,所以在诗里他把母亲比作东风:“东风恶,双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故事道者里还并未结束,不然就不会有唐婉的《钗头凤》了。

  唐婉从沈园回来的当天,雨一直下到黄昏,她整夜夜不撤眠,以泪洗面,一想到白天观故人的场面,就潸然泪下,想把心事写下来,却又不知如何下笔。于是第二天,便再上沈园题下另一首《钗头凤》。人也散了,今时不同往日,病魔经常像锁链套着她,远处的号角声带来丝丝寒意,天隐隐约约明了,怕丈夫询问,为何以泪洗面,咽下眼泪,强颜欢笑,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持续到第二年她终于坚持不住了,与世长辞。陆游回来是已经是61岁了,看到墙上唐婉的题诗,心中激动万分,赶紧回家打听唐婉的消息,当得知唐婉已经死去时,他撕心裂肺,于是在沈园里买了一块地,自己盖了一座房子,每天在沈园里,缅怀唐婉,了此终生。

  古人云:“两人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而我不这么认为,两人相爱就是要天天在一起,过着平淡的日子,共度一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现在总是有人问“面包和爱情你要哪个”我会说,我两个都要。因为我认为这两者并存不矛盾。《钗头凤》这样经典的诗篇是作者有过真正经历才能写出来,可见每篇作品背后都有一个真正的感人故事,作品里每一个字眼都透着作者的情感气息,让我们学会品味经典,热爱中华文化。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11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的,全诗只有短短28个字,通俗易懂,却蕴含着许多深邃的求知道理。

  诗的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告诉我们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读着读着,这让我想到了《凿壁偷光》这个故事……西汉有一个人名叫匡衡,小时候家中十分贫穷,买不起油灯,便把邻居家的墙壁凿了个洞,借着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告诉人们只要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丰富的经验,到了一定程度后便自然有所成就。

  感受一位循循善诱、教子有方的父亲情怀……

  一个冬日寒冷的夜晚,寒风凛冽,北风呼啸,陆游在寂静的房间丝毫没有睡意,便来到七儿子子聿的房间,轻轻推开门,只见子聿正在埋头刻苦读书,他把手背到身后,意味深长地说:“儿啊,古人做学问都是不遗余力的,看才华横溢的李白,哪一次不是倾尽自己所有的心血来创作的呢?”子聿是七个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他思考了半响,认真地回答道:“父亲,我知道了,读书一定要有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精神,这样才能做好学问。”陆游欣慰地点了点头:“子聿,从书本上的来的知识终归是有限的,不要死读书,要把书读活。”子聿站了起来,走向窗边,窗外大雪纷飞,成团的雪花犹如被狂风扯碎了的棉花,在空中连续翻滚,扭卷,迟迟不落在地上,不过一会,窗外就如岑参所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虽然寒气逼人,子聿却依然打开窗户,端详着这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好像在思考些什么,陆游也走上前去,捋了捋胡子,拍着子聿的肩膀说:“知与行是紧密相连的,窗外的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妙,杜甫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子聿回过头来:“父亲,赵括因死搬教条而大败,我一定不会重蹈赵括的覆辙,我要做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

  夜已深了,子聿也早已入睡了。想到刚才的情景,陆游诗兴大发,即兴写下了《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直到今天,这首诗还给后人带来深深的启迪:学习需要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知与行要紧密结合。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这样,知识的天空才会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才会任你探求。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12

  说到陆游,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诗,他的词,从小在学校学习时就已学了无数的篇目。但是读过《陆游传》之后才真正懂得了这位伟大诗人的真性情,真正体会到他的有情。

  陆游的情,是与唐婉凄凉却坚定的恋情。

  他们的爱情,几乎是人人有所听闻的。那样的情,即使分离十许年,即使各自都已觅得新伴侣,仍坚定不渝的爱情在那样一个年代是少见却令人敬佩的。在思想那样保守的古代,我想大多数男子对女子的想法就是生儿育女,大部分精力仍是在事业上的.。而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正的爱情是少有的。可是陆游却打破了这一观念,他的行动,他对唐婉的情,都在沈园的那首《钗头凤》中体现。那种苦苦相恋却不能相守的无奈,却仍执著于此的坚守,都在词句中一一体现。如此多情的好男儿,怎不让人落泪!

  陆游的情,是有志之士的爱国热情。

  我们都知道,陆游诗一位有名的爱国好儿郎,虽然他在沙场上没有杰出的表现,可是他的诗,那些字字铿锵的诗句,无一不体现着他赤热的报国情怀。或许是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陆游的爱国从小就开始形成,到后来越来越大,这种情怀也就越来越深,不论是对朝廷的上书还是在自己的诗作中,陆游对现实的不满,对国家统一的渴望都直白地、毫不隐瞒地表达出来。我觉得这种举动就十分让人敬佩,那样混乱的,乱臣贼子尤其多的朝廷,说重一句话就会有杀头的罪,可是陆游却仍直言不讳,那样赤诚明白的爱国之士,怎能不让人另眼相看?我还记得《陆游传》在写陆游临死前提到他咽气前最后一刻写下了《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临终一刻,他仍是惦念江山社稷,依旧那么渴望沦陷区的收复和国家的统一。如此爱国的好儿郎,怎不让人佩服!

  不管是多情的陆游还是爱国的陆游,都是哪位有情有义的陆游。如此伟大的诗人,怎不让人印象深刻呢!

  读陆游诗集有感作文 13

  生亦何哀,死亦何苦?达生命尽头,务观方才发觉不过匆匆梦一场,只是梦中尽兵戈相见罢了。如今吾梦将醒,但憾未见我大宋重振国威之日,想必,也不甚遥远了吧……

  夜的深处,是稀疏的灯盏,映了昏黄细密而连续不断的雨水砸在窗纸上,像针尖一样刺破了寂静的黑夜。只有那一星烛火在极深沉的夜幕中若隐若现……你的低语在这夜中格外清晰,虽极力克制着战栗,我却被这最后沙哑的哽咽惊醒。凝望你缓缓合上的双目,竟自始至终明澈。然后,幻化成一缕耀眼的光芒,消失于夜空中,又迸裂出金色的火花……

  火光中,你一袭戎装,手按腰间佩剑,带着“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的英雄之志,带着那“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所显示出的战斗光芒,在瓜州渡、大散关,那王朝的边关处处闪动着你的身影。追奔敌人,露宿青海月下,在月夜里发出铿锵之声,那鼓角齐鸣,伴着雷声,更激起你的斗志!即便无情的岁月,让你的鬓角生出白丝,即便胡未灭、唯有泪空流,你仍念念不忘“失地尽复,双圣还朝”。我望见你的`眼眸沉浸在拥有者终身晦暗的环境中,几十年来,如明矾石投入一池混沌的池水,照得通透——侠骨如你,纵是人生失意,可爱国热情始终如一,恢复信念从未动摇,直到临终之际再次发出了那充斥血汗与坚定的诗行、响彻人间的声音!

  流星在消逝的那一刻,惊鸿般的亮光完美绝伦,这是它生命的完全释放。你则如繁星落在地球,带着爱恨情仇的挚爱心事、带着铁马冰河的英豪事迹、带着横溢过人的诗情,又随流星远去——

  你是那个时代土地上的诗魂;你是打虎的英雄;是少年战士;一生虽经历了科考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击种种,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只有香如故”的高尚情操……而我则带着万般敬仰,在这诗页间,仰望着、追随着,依稀找寻你的身影……

  陆游,陆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