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观后感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独行月球观后感,欢迎阅……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独行月球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独行月球观后感1
被抖音短视频安利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在昨天晚上的点映场带着家人看了这部开心麻花的《独行月球》。
先说一下我的观后感,总感觉看完以后电影内容略显空洞,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妻子和女儿全程笑了好几次,我在观影中为难的看着他们,看着一个个包袱出来,确实没有乐的出来。我问她们好看吗,她们说还行吧,还挺逗的。“还挺逗〞应该是大局部人对电影《独行月球》的感觉了。
这部电影的大主线主要是围绕拯救地球展开的盾月行动,穿插着男主爱情线和男主与袋鼠在月球上的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最后男主拯救地球牺牲了自己。
故事的主线,我觉得没有问题,之所以觉得空洞,应该是具体故事细节不符合现实逻辑,电影自身定位不清晰。科幻加搞笑加爱情加悲壮,导演可能想让电影层次更加立体,内容更加丰富。但最终的效果却有点四不像的感觉,显得很不纯粹。很多内容没有故事铺垫,内容和内容之间缺少衔接,更像是话剧,总之最终给人的感觉不是那么细腻,总觉得缺点什么。
另外很多情节在逻辑上站不住脚,比方男主的日常行为被全球直播了,但男主身边不是无时无刻都有摄像机在拍摄,咋直播?另外月球基地里面放了只袋鼠,为啥会带个袋鼠到月球基地上?一个胸无大志的人机缘巧合的被成为英雄,一路过来好似是理所当然。所以影片给我的感觉有点科幻片不像科幻片,爱情不像爱情,搞笑略显生硬和为难,最后强行煽情。
感兴趣的自己去电影院看一下就知道了,每个人的感觉不尽相同。可能只有自己体会过才知道。
独行月球观后感2
《独行月球》这部电影讲的是20xx年的一天,人类为了躲避小行星的撞击,实行了“月盾计划”。在全员欢呼雀跃之际,海蓝星突然发现了兀行星被炸后残留的小碎块向月球袭来,且人类的基地同样在这些小碎片的撞击范围之内。在全体成员紧急撤离中,独孤月因为戴着耳机错过了时间。等他开车出来时,只剩下一艘火箭,箭长马蓝星虽然看见了,但为了箭上人员的生命安全,还是按下了那颗红色的点火按钮。
从此,独孤月成为了最后一个人,他开始在月球上过着破罐子破摔的生活。其实地球上还有许多幸存者,都因为地面上恶劣的生活环境住到了地下,变得颓废。于是“月盾计划”的成员为了稳定人们的`心,开始直播独孤月的生活。独孤月在月球上和一头袋鼠结为朋友,决心要重返家园。可就在他们准备就绪,要返回地球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一个“兀十”行星到来。
独孤月要么选择回到地球与同类一起陪着地球遭遇史诗性毁灭,要么用飞船上用作发动机的核弹与“兀十”行星同归于尽。沉思片刻,他将袋鼠“刚子”安全送回地球后,果断选择了后者。在耀眼的白光过后,他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又哭又笑,我已经分不清这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它的笑点后面包含着那么多的泪点。说实话,我当初也没有想到,这部电影会让我有这么深的感触。
所以我觉得,电影不仅仅能让人放松心情,有时候电影也是人生的导师,让你悟到许多道理。
感谢这部电影,也感谢这名叫独孤月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维修工。
独行月球观后感3
《独行月球》虽然有多处的笑点,但里面的故事情节会让人流泪,特别是主人公独孤月。
当独孤月被遗落在月球后,他没有选择放弃生命,而是选择生存后又看到另一个被遗留在月球的的生物一袋鼠“刚子”,他好几次尝试研究飞往地球的零件,又多次失败。后来独孤月带“刚子“一起去寻找阿波罗号飞船,途中因为牵引链的原因,“刚子”落在中途了,独孤月不顾车子动能耗尽的危险,毅然原路返回寻找刚子,然后再继续前行。在距离月球基地还有55公里处动能耗尽,眼看要谢幕了,“刚子”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通过“袋鼠拉雪撬”的方式把独孤月成功带回月球基地。
其实按照人类的智意,不管“刚子“多么凶猛,主人公还是有很多种方法不让“刚子”跟随自己去寻找阿波罗号飞船,以“刚子”的性格来看,主人公不带上它的方案会更好,带上他会预测到将会发生重重的困难,就像“刚子”在途中差点把核弹引爆一样,我们管理自己肯定比整个团队要简单的多,不用花时间去协调。能够保证行动灵活性及机动性。独孤月选择了和"刚子”一起寻找飞船,因为“一个人的.力量莫过于茫茫宇宙中的一颗沙星。“随后独孤虽然完成了最终的任务却因为一个陨星兀+的位置挡住去路,最后抛弃“刚子”自己去和陨星闯了一番,最后英勇牺牲!
正如剧中独孤月跟“刚子”说的台词一样--谢谢你陪着我,如果没有你的陪伴,我可能撑不到现在……
《独行月球》告诉我们:要努力不放弃,人生的希望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努力和争取来的,努力过后心存希望,你会发现希望真的会带来目标的实现!
独行月球观后感4
在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设,碌碌无为是他的日常,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逆光而行!
《独行月球》听这名字,就能猜到大概的内容,有泪有笑,最后的结局有感触,有遗憾。
万事求稳的月球基地工程师独孤月,在陨石撞月事故发生后,被遗落到月球基地并幸存下来,因为完全跟外界失联,自认为是唯一幸存的人类。在基地里,
落单的独孤月发现了同样落单的金刚鼠,本以为遇上队友,实际却遇上对手。花式挨揍的独孤月使出浑身解数,却依旧没能建立起跨物种沟通的桥梁。返回地球的马蓝星为给陨石灾难下的人们带来希望,决定将独孤月顽强的月球生活向全球直播。不料直播中出现的竟是独孤月放飞自我与袋鼠斗智斗勇的画面。“全球的希望”意外成为了“全球的笑话”。
独孤月与金刚鼠从最初的不打不相识到之后彼此帮助的好兄弟,个人去寻找阿波罗号飞船,在途中有多艰难虽然说带着“刚子”一起去找飞船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但是复杂的系统也能孕育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复杂系统的作用下,孕育出一个完美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像独孤月跟“刚子”说的一句话一样——谢谢你陪着我,如果没有你陪着我,我可能撑不到现在。
善良与爱也是相互的,虽然地球上的人们自己生活如此艰难可他们在独孤月最最绝望的时候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让独孤月重拾活下去的信心与动力,让他知道了“你不是一个人"每个人发出自己的一点点光,那便是最好的太阳。
独行月球观后感5
妈妈答应我在开学之前带我去看一场电影,今天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和爸爸来到电影院买了两张《独行月球》的票,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影片主要讲述了人类为了抵御小行星撞击地球,在月球组织了月盾计划,结果小行星提前来袭,全员只好紧急撤离,但修理工独孤月因为特殊原因没有接到通知,被落在了月球上。后来独孤月在月球上遇到了一只袋鼠,名字叫金刚鼠。刚开始金刚鼠和独孤月总是打架,每次独孤月都是被金刚鼠打的屁滚尿流,但渐渐他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月球上相依为命。独孤月给这只金刚鼠取了一个名字叫“刚子”。
“刚子”和独孤月想尽了各种办法回地球,但是他们都失败了。过了整整两年多,地球上的人也经过不懈努力,成功修好了网络能和独孤月取得联系了。他们通过网络做一个能回地球的`火箭,但是在他们即将“回家”的时候,有一颗小行星撞向了地球,独孤月把“刚子”用最后的一个逃生舱送回了地球,而他却选择了牺牲自己带着导弹来炸掉行星。一阵强光过后,他和小行星同归于尽了。
影片的最后看到金刚鼠与独孤月分别,看到独孤月不畏生死,我被感动的哭了。这部电影告诉我,只要坚持努力就能达到目的。一个平凡的人,在大家需要他的时候,勇敢的站出来为大家点亮一束光,他就是大家的英雄。
独行月球观后感6
“在漫长的人生里,我的所有重大决定都与你有关。”
只是因为回家的路上多看了马蓝星一眼,独孤月就决定放下他工程师的尊严去做一个维修工,只为了更靠近她一点。
在八年漫长且枯燥的日子里,爱意没有被消磨殆尽,独孤月依然真挚而热烈地爱着马蓝星,他坚定不移的爱着她,他的爱也如中国传统的爱一样低调含蓄,所以他写信给马蓝星,沉浸于此,又因此再次错过了回地球的机会。
独孤月一个人被留在了地球,又看到了地球的受创,他以为他的爱已离开,他才敢在一个人的地方,大声的'表达他的爱意。
当独孤月知晓他的同僚还活着的时候,仅凭借着这一点的信念,他一往无前的向着地球进发。但当他知道,唯有他能拯救地球,拯救他的爱人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就决定了。也许,独孤月和马蓝星都是有大爱的人,所以在面对抉择的时候,他们会把大部分人的利益考虑于前,但我想在那一刻,独孤月的心里应该更想保护他的爱人,他默默爱了八年却不敢打声招呼认识一下的指挥长;他时时把照片带在身边的女孩;他相隔38万公里却只是看一眼就能泪湿眼眶的爱人。
虽然,世界上的爱并非所有都能如此,但我始终为这样,含蓄却深情,真挚且炙热的爱而泪流满面。
即使是在分别之际,独孤月依然不想他喜欢的女孩难过,他开玩笑的说“唯一一个条件,是不许你守寡”,他希望在没有他的日子里,马蓝星能够幸福。他知道马蓝星的难过,所以他说“带我回家吧”。
他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但所有的表现都在告诉我们:独孤月爱马蓝星。
独行月球观后感7
今天,我观看了由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电影——《独行月球》。这部电影不是一般的喜剧,它还向观众传达了一些人生态度:比如信念、信任、大爱,还有内心深处的执着。
男主独孤月因为意外一个人留在月球上,而地球也被其他行星撞击毁灭了。月球基地有足够的生存条件让他混吃等死,但是独孤月望着黯淡无光的地球,想着一个人孤苦伶仃在这个宽阔而孤独的星球上,一次次地想各种办法想和地球取得联系。他一次次寻死、求生、千方百计想返回地球。一个有理想信念的人,无论身处多大的绝境,总会想办法,再想想办法,然后去解决。
虽说是喜剧,但是电影的最后,还是以男主的牺牲而收尾。经历千辛万难,明明差一点点返回地球,见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女神,但是陨石中的一块大碎片“π+”即将撞击地球,如果不尽快引爆,那么地球就会再次面临毁灭。在大爱面前,独孤月选择了牺牲自己一人,换世界的盛世美好。当他抱着重力之锤奔向陨石碎片时,这一刻让无数人动容,他是多么想回到可爱的地球见到日夜思念的人,但正因为地球有自己想守护的人,有很多应该被守护的.人,他还是义无反顾向前冲。
电影的大结局,地球被撞击毁灭之后仍存有一线生机,人类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最终重建家园,马蓝星和她的队友甚至重新登陆月球,再一次回到独孤月曾经一个人孤军奋战的基地。正如电影的结尾所说:“宇宙那么大,我们还会遇见。”如果宇宙那么大,人与人之间还能用另外一种方式遇见,那么在这个星球上这个世界里,我们人与人之间更是如此才对。
独行月球观后感8
很多年没有看过质量这么好的电影了,整场电影的观影体验都非常好,电影前半部分影院笑声不断,后半段渐有啜泣声响起。
这部笑点非常高级,不是低俗烂梗,不是硬挠人咯吱窝,哭点也绝非刻意煽情,是会发自内心的震撼和感动。
从结构上来说,独行月球结构紧凑,两小时全程无尿点,主角行动目的清晰明确,作为科幻电影它的逻辑十分清晰。
从表演上讲,沈腾马丽这对王牌组合贡献了神级表演,他们值得因为这部电影摘得影帝影后,沈腾的一场涕泪横流的戏给我的印象太深了,特别能感染人,导演说这场戏腾哥是一条过的;而马丽的表演十分细腻克制,没有大的表情肢体动作,这很符合马蓝星的人设形象,但你能从她的表情中读出她的情绪变化,真正的用眼神演戏,还有扮演袋鼠动作捕捉的郝翰,还去了动物园观察模仿袋鼠的生活习性,表演真实到你不会相信这是人去扮演的。
然后夸一下导演张吃鱼,很年轻的导演如此的精彩的片子真的很了不起,不愧是花了5年时间打造的。
作为科幻电影,影片的特效质量也是无数观众所关注的',独行月球的特效真的无比真实,从月球上的一粒沙石、袋鼠身上的每一根毛发,到爆炸,空间站接轨这些大场面都真实的仿佛真实存在。
还必须要夸一下电影的插曲和配乐,配乐在影片中贡献了不小的增色效果,为电影的笑点、燃点、泪点提供了情感支撑。
最后总结一下,这是近几年特别特别优秀的科幻喜剧,非常值得大家走进影院,绝对值回票价!
独行月球观后感9
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在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设,碌碌无为是他的日常,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逆向而行!”
我最喜欢的一段情节是——独孤月带着“刚子”一起去寻找阿波罗号飞船,途中因为牵引链的因素“刚子”落在途中了,主人公不顾车子动能耗尽的危险,毅然原路返回寻找“刚子”,然后再继续前行,在距离月球基地还有55公里处动能耗尽,眼看要谢幕了“刚子”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通过“袋鼠拉雪橇”的方式把独孤月带回月球基地。
其实按照人类的智慧,不管“刚子”多么凶猛,主人公还是有很多种方法不让他跟随自己去寻找阿波罗号飞船,因为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主人公选择一个人去寻找阿波罗号飞船的方案会更好,而带上暴躁的“刚子”一起上路则有可能是带上了无尽的麻烦,就像“刚子”在途中差点把核弹引爆了一样,我们管理自己肯定比管理整个团队要简单多,不用花时间去协调,能够保证行动的灵活性以及机动性。
但是选择一个人去寻找阿波罗号飞船的方案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因为无论路途中能带来多少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太过脆弱和弱小了,在茫然而未知的旅行中,我们面临更多的是之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
虽然说带着“刚子”一起去找飞船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但是复杂的系统也能孕育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复杂系统的作用下,在未来某个时间或者空间的节点下一定会在前行路上提供某种支持,孕育出一个完美解决问题的方案。
正如剧中独孤月跟“刚子”说的台词一样——谢谢你陪着我,如果没有你陪着我,我可能撑不到现在。
独行月球观后感10
趁着假期的尾巴,我和好朋友相约买了《独行月球》的电影票,带着清香的柠檬果茶我们走进影厅,准备观看电影—《独行月球》。
走进影厅,全场鸦雀无声、空无一人,安静的连我们脚步声都清晰地回响在耳边。忽然,一股爆米花的清香和甜滋滋的味道飘进我的鼻翼,哦,原来还有两位叔叔阿姨走了进来。不一会,电影开始了。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地球将要遭遇一场灾难——一颗原本在火星旁的一颗叫兀的.陨石,逐渐失去了火星的引力,被抛出了轨道,向地球砸来。人类为了自救便实施了“月盾计划”,简单来说就是拿月球当盾牌来抵御住兀的攻击,但是陨石提前降落了。在紧急逃难中,一名叫独孤月的维修工,戏剧性的没有接到紧急撤离消息,被留在了月球,于是他便在月球和一只名叫“金刚鼠”的赤大袋鼠过上了破罐子破摔的生活…… 但是独孤月经历过失望、希望、绝望又重燃希望的起起伏伏,还是和袋鼠结伴生活在月球上。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独孤月努力与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为了回到家乡—--地球,将仅剩的“宇宙之锤”带回到基地。途中,他经历了各种坎坷,终于坐上了空间站。就在他可以回家的时候,又一个突发情况:兀被炸掉的残余碎片中有一颗极大的陨石——兀+,正在朝地球极速冲来,但仅剩的“宇宙之锤”就在独孤月的飞船上。在生死块择上,独孤月选择了奉献自我,换来了地球的和平。
在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人,普普通通、碌碌无为是他的日常,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逆光而行!独孤月牺牲自己,到最后个人小爱化成大爱,为了全人类放弃自己的幸福,独孤月成为星海,照亮人类的黑夜。
独行月球观后感11
今天去看了《独行月球》,本来是冲着“沈马”放松心情去的,但是看完之后的确也是感慨颇多。
这个电影大概讲述的就是人生定位“中间人”的设备维修工独孤月意外被留在月球上,但是他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智慧不断寻找返程的方法,给予了地球上因为灾后而抑郁无望的幸存者们,最终为了灾害二次发生而牺牲自我的故事。
他的`精神力量令我起敬,他的灵魂高度令我肃然。
剧中的独孤月对自己的定位是“中间人”即不爱冒尖、不会垫底、不争第一、不做倒数。用剧中的话说,就是: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设,碌碌无为是他的日常。
就像我们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受中庸思想影响颇深。
他的普通和平常,是集体撤离时都可以被随意忽略的小角色。
看了很多影评,大家也都对他的“中间人”定位津津乐道。
但是,他难道是真正的中间人吗?
我更想说:“中间人”并非“中间人”。
或许他的心态是吧,但能力和信念绝对不是。
一个普普通通的维修工而已,能够独自做好一个航空火箭的整体整修工作?一个普普通通的维修工,能够在没有阳光无法启动车辆的情况下,依旧想到了在两个小时内完成55公里的月球行程的方式?一个普普通通的维修工,能够有独自在月球上保持两年生活的能力以及精神力量?
别忘了,剧中的所有人看到他的简历时都发出了一个疑问:他怎么只做了一个工程师?
他所完成的一切,并不只是因为他的精神力量,还因为他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储备,能够支撑他面对困局,渡过难关。
所以明白了吗?
无论你争与不争,机会向来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独行月球观后感12
每一个喜剧的后面都有一个悲剧;但是每一个悲剧,它就真的是悲剧。
有时候会想,那么多悲剧,我们又是为什么活在当下呢?
也许就是为了让悲剧感减弱,才出现了喜剧,让悲剧出现之前,能体会一会开心。
不能说沈腾的每一个喜剧都多有内涵,但看完之后也都会有所思,有所感。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其实都是孤独的。人是群居动物,群居生活才恰恰反映出了那种群体中的`深深孤独。
为什么夜生活丰富的人,更孤独。因为他们更害怕一个人待着,那种孤独让人崩溃,但没有人心疼。夜店里,KTV里,大街上游荡的人们,他们试图寻找到一个看似热闹的地方,试图去驱散那份孤独,谁知越热闹的地方,我们越感觉到孤独。夜夜笙歌的人,未必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开心,他们的内心是崩溃的,是我们感知不到的。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害怕,会胡思乱想,会抑郁。最近我学会了让自己面对孤独,每当害怕的时候,我就闭上眼睛,告诉我自己,我害怕了,孤独的猛兽又出来了,我想有一个人能出现,帮我驱散他,但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解决的,是不能依靠别人的,不是不相信,而且不能给别人添麻烦,每个人都不容易,相互理解最难得,一个问候,一个眼神,一个温暖的动作就足以。
独行月球观后感13
很多年没有看过质量这么好的电影了,整场电影的观影体验都非常好,电影前半部分影 院笑声不断,后半段渐有啜泣声响起。
这部笑点非常高级,不是低俗烂梗,不是硬挠人咯吱窝,哭点也绝非刻意煽情,是会发自内心的震撼和感动。
从结构上来说,独行月球结构紧凑,两小时全程无尿点,主角行动目的清晰明确,作为科幻电影它的逻辑十分清晰。
从表演上讲,沈腾马丽这对王牌组合贡献了神级表演,他们值得因为这部电影摘得影帝影后,沈腾的一场涕泪横流的戏给我的印象太深了,特别能感染人,导演说这场戏腾哥是一条过的;而马丽的表演十分细腻克制,没有大的表情肢体动作,这很符合马蓝星的人设形象,但你能从她的表情中读出她的'情绪变化,真正的用眼神演戏,还有扮演袋鼠动作捕捉的郝翰,还去了动物园观察模仿袋鼠的生活习性,表演真实到你不会相信这是人去扮演的。
然后夸一下导演张吃鱼,很年轻的导演如此的精彩的片子真的很了不起,不愧是花了5年时间打造的。
作为科幻电影,影片的特效质量也是无数观众所关注的,独行月球的特效真的无比真实,从月球上的一粒沙石、袋鼠身上的每一根毛发,到爆炸,空间站接轨这些大场面都真作用下,孕育出一个完美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像独孤月跟“刚子”说的一句话一样——谢谢你陪着我,如果没有你陪着我,我可能撑不到现在。
善良与爱也是相互的,虽然地球上的人们自己生活如此艰难可他们在独孤月最最绝望的时候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让独孤月重拾活下去的信心与动力,让他知道了“你不是一个人”每个人发出自己的一点点光,那便是最好的太阳。
独行月球观后感14
奔着沈腾去看的《独行月球》,这部电影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前半部分搞笑居多,后半部分感动为主。
电影主要讲述了人类为抵御小行星的撞击,拯救地球,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计划。陨石提前来袭,全员紧急撤离时,维修工独孤月(沈腾饰)因为意外,错过了领队马蓝星(马丽饰)的撤离通知,一个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计划失败,独孤月成为了“宇宙最后的人类”,开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被遗落在月球上的还有一只金刚鼠,独孤月和金刚鼠相爱相杀的场景,让人捧腹大笑。
独孤月一直尝试着和地球取得联系,可是当独孤月发现自己当时以为的回应只是刚子不小心碰到电线所造成的杂音后,对于他来说是彻底的失望,是一切信念在一瞬间被摧毁殆尽的大悲。影片很聪明地采取了无声的处理,就算只能看到画面,我们也能感受到独孤月的那种绝望。当他真的觉得希望破灭,决定自我了断时,地球上那一点一滴汇聚起来的希望之光,那些前面所有的笑点此时却凝聚成了汹涌的感动之情,完成了这部喜剧情感内核的第一次升华,也是影片的一次小高潮。影片真正的高潮在独孤月把自己作为动力冲向π+的时候,本来在独孤月脑洞大开,不懈努力下,独孤月本可以和刚子成功返回地球。但,此时却出现了意外,π+的'出现,将会使地球遭受重大撞击,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个起初为了鼓舞民众被塑造出来的假英雄此刻真正成为了拯救地球的“英雄”,他完成了作为飞行动力工程师最后的使命,影片的悲剧内核完全暴露出来。前面笑得有多开心,这一刻哭得就有多么伤心。没有人希望这个带来无数快乐和希望的独孤月牺牲。
当每一个平凡人,在该站出来的时候站出来,点亮一束光,平凡人就成为了英雄。
独行月球观后感15
掐指一算,沈老师也有些日子没出新电影了,趁着暑假,我乐呵呵地买了《独行月球》的票,点了杯果茶就进了影厅。
世界观设定与其他英雄电影大同小异——地球有难,一群人站出来保卫地球。不过,唯一不同的是这回的主角有些普通,普通到只是“月盾”计划中一个小小的维修工,丢到人群中都找不出来那种。
可却是他,在“月盾”计划失败后独自一个被遗落月球,凭借着对家的向往和对爱的执着,独行月球数年之久。每天隔着三十万公里的太空凝视家园,又何尝不是一种痛若?可他却奇迹般的适应了下来——毕竟,相信奇迹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与袋鼠对打、与地球联系,每天都在思量着如何逃出升天。最终他做到了,他用900天搭建回家的希望,然后用一秒钟转身向后……那一刻,他肩负着全人类的希望。飞向陨石,起爆核弹。没有丝毫犹豫。
独孤月人如其名,在孤独的月球变成无人问津的流浪汉,经历过失望、希望、绝望又重燃希望的起起伏伏,和一只袋鼠结伴生活在月球上。
牵动他所有情绪的,不过马蓝星一人。即使知道自己是被主观放弃的那一个,并且将再次成为主观放弃的那一个,他也不过自嘲“你好绝情,我好喜欢”。
《独行月球》所要表达的思想很直白,就是爱、奉献与生存。
独孤月与马蓝星之间含蓄的爱,到最后个人小爱化成大爱,为了全人类放弃自己的.幸福,独孤月成为星海,照亮人类的黑夜。
尽管独孤月心中的白月光,不能与他走到天长地久,他们的爱情会在故事里被慢慢陈旧,但抬头就能看见的爱是平行时空的另一种相遇,这就是《独行月球》煽情却不落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