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月二》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二月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古诗《二月二》1 (宋)贺……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二月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二月二》1
(宋)贺铸
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
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
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
载酒赋诗从此始,它年耆老话风流。
《二月二》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宋)张耒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
(宋)魏了翁
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
(唐)黄滔
帝尧城里日衔杯,每倚嵇康到玉颓。
桂苑五更听榜后,蓬山二月看花开。
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丁作鹤来。
同戴大恩何处报,永言交道契陈雷。
《二月二日阻风呈风行》
(宋)赵蕃
平居说江湖,似若苦饥渴。
及今落吾手,谓可娱朝夕。
胡为连日行,乃复形叹息。
使风不终朝,阻风有并日。
欲行波涛恐,欲住饿馁迫。
吾舟仅如芥,吾命真若发。
吾罪不足云,吾家复何说。
不唯风浩荡,更直雨骚屑。
鸡啼三家幽,鸟度万里阔。
遥闻君山青,旧咏高楼月。
何当俱醉倒,梦去山南北。
《丙辰二月二日喜晴》
宋·释行海
其一
十分花气醉春情,拂晓先闻百舌声。
白玉摇鞭芳草暖,踏青时节雨初晴。
其二
春来处处有花看,一种芳心欲吐难。
陌上鹅黄初染柳,不禁烟雨袅轻寒。
其三
残梅一片过晴檐,忽感春风三十三。
旧雁自归江北去,莺花只是恋江南。
《二月初二日》
明·罗伦
其一
次第开花次第花,隔墙何必问谁家。
也应无奈春光好,长对东风醉紫霞。
其二
四海明年宇宙香,万花庭院各春光。
纲常担上挑三统,万古纲常上脊梁。
《二月二日子约席上玩雪同咏二首》
明·皇甫汸
其一
今年逢闰讶春迟,积霰凝晖似腊时。
杨柳何因飞早絮,梅花浑已拂残枝。
其二
飞花缀户总瑶芳,东素纤腰映舞行。
最是多情何水部,故教罗绮唤春光。
《二月二日太常致斋晨起呈景仁次道二同舍》
宋·司马光
官舍春萧瑟,朝来尚薄寒。
人虽繁陌上,尘不近门端。
已负踏青约,仍无举白欢。
凭君御沟上,试折柳条看。
《南都二月二日忆杭州去岁之游》
宋·强至
去岁江头对此辰,花边弄笔咏青春。
异乡愁绪还随客,今日风光不著人。
蹭蹬宦名侵绿发,飘飖生理托洪钧。
湖堤草软辜游屐,空踏平台陌上尘。
《二月二日龙阳道中作》
清代·吴大澄
山村如画里,小市两三家。
几担白莲藕,一篱黄菜花。
草沾旗角湿,柳拂帽檐斜。
津吏逢迎熟,行人静不哗。
《二月二日寄友》
明·韩奕
频年方节两匆匆,往事闲思半梦中。
江郭春寒连夕雨,海棠花信几番风。
萋萋远浦迷芳草,历历青天没断鸿。
怅望思君无限意,扁舟一醉故人同。
《二月二日作》
明·张琦(君玉)
江上轻云覆户低,杏花开好未黏泥。
伯劳犹更嫌春浅,背坐东风不肯啼。
《二月二日入山看松竹值梅花盛开》
明·谢复
閒因松竹陟嶙峋,松已成阴竹未匀。
好是梅花助诗兴,两株晴雪不胜春。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宋·洪咨夔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撑腰糕》
(清)蔡云
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
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二月二日梦中作》
(宋)陆游
零落蔷薇委道傍,更堪微雨渍残香!
象床玉尺人何在?肠断新裁锦一方。
《二月二日即事》
(宋)方岳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二月一日作,赠韦七庶子》
(唐)白居易
园杏红萼坼,庭兰紫芽出。
不觉春已深,今朝二月一。
去冬病疮痏,将养遵医术。
今春入道场,清净依僧律。
尝闻圣贤语,所慎斋与疾。
遂使爱酒人,停杯一百日。
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
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
《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唐)白居易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烛余减夜漏,衾暖添朝睡。
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
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
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二月二日》
(宋)晁说之
柳花多情不肯新,可怜失尽汉家春。
二年不识挑生菜,万国谁知有杀身。
群盗犹多南渡客,征鸿难问北归人。
始知前日一樽酒,上帝升平与尔亲。
《二月二日遂宁北郊迎富故事》
宋·魏了翁
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驱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吾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谩随人意看儿嬉。
古诗《二月二》2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雨夜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1)首联和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分)
(2)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4分)
参考答案:
(1)(4分)①描写了风和日暖、笙歌笑语、花柔柳嫩、蝶紫蜂黄的早春景象。(2分)②手法:拟人、对偶(2分)。
(2)(4分)本诗作者的情感由乐而悲,进而由悲而怨。前两联先写欢乐春景;中间一折,抒发悲抑归情;末句再折,转责新滩不解人意,情感变化一波三折。(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2分,答出3点得4分)
古诗《二月二》3
[唐]杜甫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注释:
原注: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成都纪行。
公居同谷,不逾月,即赴成都。
贤有不黔突①,圣有不暖席。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②?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奈何迫物累③,一岁四行役。
(此叹行踪无定也。上四,以古人自解。下四,以劳生自慨。地僻,谓同谷境幽。物累,为妻子所牵。赵曰:春自东都回华,秋自华州客秦,冬自秦赴同谷,又自同谷赴剑南,故曰四行役。)
①《淮南子》:“墨子无黔突,孔子无暖席。”②《诗》:“其究安宅。”③《庄子》:“无物累,无鬼责。”《淮南子》:“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忡忡去绝境①,杳杳更远适②。停骖龙潭云③,回首虎崖石④。临歧别数子⑤,握手泪再滴⑥。交情无旧深⑦,穷老多惨戚。
(此记临发踌躇也。龙潭虎崖,同谷之景不忍舍。交情惨戚,同谷之人不忍别。)
①《诗》:“忧心忡忡”。陶潜《桃花源记》:“来此绝境,不复出焉。”②《庄子》:“杳杳冥冥。”《后汉书》:范丹谓王矣曰:“今子远适千里。”③谢灵运诗:“停骖我怅望。”梦弼曰:龙潭,即《七歌》云“南有龙兮在山湫”是也。《杜臆》:龙潭,即万丈潭。地志:有虎穴在成州西。《寄赞上人》诗云“徘徊虎穴上”,岂即其处耶?④《宋书》:拓跋齐闻苻达兵起,遁走,达追击斩之。因据白崖,分平诸戍。《通鉴注》:占葭萌地。⑤刘琨诗:“相与数子游。”⑥江淹诗:“罇酒送征人,握手泪如霰”。⑦孙绰诗:“交情远朝市。”陶潜诗:“相知何必旧。”无旧深,不必旧交深契也。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①。去住与愿违②,仰惭林间翮③。
(此叹奔走非其本愿。偶逢栖遁,愿本欲住,今又舍之而去,是去住愿违,不能如林鸟之自适也。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郭璞诗:“山林隐遁栖。”②嵇康书:“事与愿违。”③陶潜诗:“迟迟出林翮。”
古诗《二月二》4
《惊蛰二月节》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惊蛰二月节》译文
冬至之后,阳气上升,刚到惊蛰,韶光显现,弥漫大地。
看那桃花,就像蜀锦,多姿多彩,绚丽绽放。天空翱翔的老鹰,知趣地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树梢上飞来的春鸠。
春日美好的时光,争相催促着万事万物。草木已开始萌芽,甚至树芽儿也似乎按着一定的规则修剪成长。
人们为了生计,走进田间地头耕种,处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惊蛰二月节》注释
韶光:指美好的时光,多指美丽的春光。
蜀锦:四川传统技艺,成都标志性技艺,织造工艺细腻严谨,配色典雅富丽,皆有寓意。
春鸠:春天的.鸠鸟。我国有绿鸠、果鸠、火斑鸠、皇鸠、金鸠、鹃鸠和斑鸠等,其中有15种鸠是中国特有物种。
催迫:催促逼迫。
矩:规则,法则。
生事:指生计;境遇。
田畴:田地。
《惊蛰二月节》赏析
首联, 一“初”字,道出了诗人对于惊蛰节气的喜爱。初,意味着春天的初次相见,带着期待与期盼,一切如纳兰容若所写的那句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刚刚好,一切都重新开始,一切又孕育新的希望。
颔联,桃花,鹰化为鸠,都属于惊蛰的三候现象。一候,桃始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二候,仓庚鸣:庚,亦作鹒,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留黄莺”,莺儿皆一种也。三候,鹰化为鸠:鹰,蛰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桃花”本来是为了对仗“老鹰”,为了照顾平仄,将“老鹰”对调成“鹰老”。于文义并无大害。“开”对“化”,“蜀锦”对“春鸠”,都是很工整的。
颔联的春意是浓烈的,自古吟咏桃花的诗作,是令人惊叹的。前有《诗经》,“桃花夭夭,灼灼其华”;唐有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宋有东坡居士,“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明有唐寅,“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当酒钱”等等。千古以来,桃花就代表了春的使者,令无数诗人灵感乍现,佳作迭起。惊蛰,不但叫醒沉睡的小动物们,也唤醒诗人们的灵感与才情。这大概就是惊蛰的魅力吧。除了一候桃花,惊蛰节气的另外两候信使也一并到来:“二候杏花,三候蔷薇”。因而,杏花春雨江南;满苑蔷薇香伏虎,半池柽柳水生魂,这些优美的词句,都是为了赞美惊蛰时节的春天。有桃花,杏花,蔷薇三君,春天就足以惊艳天下了。
颈联,充满生机与禅意。这时候,万事万物都拼命生长,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说:万物并作。万物生长的季节,给了老子思考的空间,孕育了他道家哲学的“无、有”思想。恒有欲,以观其缴;恒无欲,以观其妙。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我们人类,也应该按照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现象,来看待处理我们身边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草木有萌发,就会有枯萎。所以,这样一个催迫万物生长的季节,给予老子提供了新的哲学概念。而无数文人墨客,也在这变化之中,期待着生命里的一场浪漫之旅。事实上,萌发的岂止是草木,更有一颗颗渴望自由的心灵。当诗人看到这些萌芽儿,一个个都长得整整齐齐,仿佛在互相打招呼,一切就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古诗《二月二》5
《春分日》
(唐)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七绝》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偷声木兰花》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少年游》
杜安世
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薰。多情不解怨王孙。任薄幸、一从君。
《蝶恋花》
葛胜仲
已过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一曲清歌无误顾。绕梁馀韵归何处。尽日劝春春不语。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才子霏谈更五鼓。剩看走笔挥风雨。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二)关于春分的.古诗
《蝶恋花》葛胜仲
已过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无误顾。
绕梁馀韵归何处。
尽日劝春春不语。
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
才子霏谈更五鼓。
剩看走笔挥风雨。
《画堂春》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踏莎行》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三)关于春分的古诗
《癸丑春分後雪》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雪人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画堂春·溪边风物已春分》
年代: 宋 作者: 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春分偶饮成醉兀兀坐睡觉而残月在窗矣》
年代: 宋 作者: 舒岳祥
酒熟还成饮,花香忽过墙。
近灯人影大,斜月树身长。
阴洞龙藏雨,春苗麝养香。
閒吟谁与语,醉倚一胡床。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
偶成投秘简,聊得泛平湖。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旌旗遮屿浦,士女满闉闍。似木吴儿劲,如花越女姝。
牛侬惊力直,蚕妾笑睢盱。怪我携章甫,嘲人托鹧鸪。
闾阎随地胜,风俗与华殊。跣足沿流妇,丫头避役奴。
雕题虽少有,鸡卜尚多巫。乡味尤珍蛤,家神爱事乌。
舟船通海峤,田种绕城隅。栉比千艘合,袈裟万顷铺。
亥茶阗小市,渔父隔深芦。日脚斜穿浪,云根远曳蒲。
凝风花气度,新雨草芽苏。粉坏梅辞萼,红含杏缀珠。
薅余秧渐长,烧后葑犹枯。绿綟高悬柳,青钱密辫榆。
驯鸥眠浅濑,惊雉迸平芜。水静王余见,山空谢豹呼。
燕狂捎蛱蝶,螟挂集蒲卢。浅碧鹤新卵,深黄鹅嫩雏。
村扉以白板,寺壁耀赪糊。禹庙才离郭,陈庄恰半途。
石帆何峭峣,龙瑞本萦纡。穴为探符坼,潭因失箭刳。
堤形弯熨斗,峰势踊香炉。幢盖迎三洞,烟霞贮一壶。
桃枝蟠复直,桑树亚还扶。鳖解称从事,松堪作大夫。
荣光飘殿阁,虚籁合笙竽。庭狎仙翁鹿,池游县令凫。
君心除健羡,扣寂入虚无。冈蹋翻星纪,章飞动帝枢。
东皇提白日,北斗下玄都。骑吏裙皆紫,科车幰尽朱。
地侯鞭社伯,海若跨天吴。雾喷雷公怒,烟扬灶鬼趋。
投壶怜玉女,噀饭笑麻姑。果实经千岁,衣裳重六铢。
琼杯传素液,金匕进雕胡。掌里承来露,柈中钓得鲈。
菌生悲局促,柯烂觉须臾。稊米休言圣,醯鸡益伏愚。
鼓鼙催暝色,簪组缚微躯。遂别真徒侣,还来世路衢。
题诗叹城郭,挥手谢妻孥。幸有桃源近,全家肯去无。
古诗《二月二》6
《二月二日游宝历寺马上作》
宋·张咏
春游千万家,美女颜如花。
三三两两映花立,飘飖尽似乘烟霞。
我身岂比浮游辈,蜀地重来治凋瘵。
见人非理即伤嗟,见人欢乐生慈爱。
花间歌管媚春阳,花外行人欲断肠。
更觉花心妒兰麝,风来绕郭闻轻香。
昔贤孜孜戒骄荡,猖狂不是风流样。
但使家肥存礼让,岁岁春光好游赏。
《二月二日登楼作》
明·刘基
薄寒疏雨集春愁,愁极难禁独上楼。
何处山中堪采药,几时湖上好乘舟。
衔泥客燕聊想傍,泛水浮萍可自由。
见说兰亭依旧在,于今王谢少风流。
《二月二日龙阳道中作》
清·吴大澄
山村如画里,小市两三家。
几担白莲藕,一篱黄菜花。
草沾旗角湿,柳拂帽檐斜。
津吏逢迎熟,行人静不哗。
《二月二日即事》
宋·方岳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南都二月二日忆杭州去岁之游》
宋·强至
去岁江头对此辰,花边弄笔咏青春。
异乡愁绪还随客,今日风光不著人。
蹭蹬宦名侵绿发,飘飖生理托洪钧。
湖堤草软辜游屐,空踏平台陌上尘。
《二月二日龙阳道中作》
清·吴大澄
山村如画里,小市两三家。
几担白莲藕,一篱黄菜花。
草沾旗角湿,柳拂帽檐斜。
津吏逢迎熟,行人静不哗。
《二月二日入山看松竹值梅花盛开》
明·谢复
閒因松竹陟嶙峋,松已成阴竹未匀。
好是梅花助诗兴,两株晴雪不胜春。
《二月二日席上赋》
[宋]贺铸
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
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
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
载酒赋诗从此始,它年耆老话风流。
《二月二日游洛源》
[唐]韩琮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宋·张耒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宋·洪咨夔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丙辰二月二日喜晴》
宋·释行海
其一
十分花气醉春情,拂晓先闻百舌声。
白玉摇鞭芳草暖,踏青时节雨初晴。
其二
春来处处有花看,一种芳心欲吐难。
陌上鹅黄初染柳,不禁烟雨袅轻寒。
其三
残梅一片过晴檐,忽感春风三十三。
旧雁自归江北去,莺花只是恋江南。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皀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七绝》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太常致斋晨起呈景仁次道二同舍》
宋·司马光
官舍春萧瑟,朝来尚薄寒。
人虽繁陌上,尘不近门端。
已负踏青约,仍无举白欢。
凭君御沟上,试折柳条看。
《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唐)白居易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烛余减夜漏,衾暖添朝睡。
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
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
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二月一日作,赠韦七庶子》
(唐)白居易
园杏红萼坼,庭兰紫芽出。
不觉春已深,今朝二月一。
去冬病疮痏,将养遵医术。
今春入道场,清净依僧律。
尝闻圣贤语,所慎斋与疾。
遂使爱酒人,停杯一百日。
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
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
《蜀中春日》
(唐)郑谷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
不嫌蚁酒冲愁肺,却忆渔蓑覆病身。
何事晚来微雨后,锦江春学曲江春。
《二月二日寄友》
韩奕〔元代〕
频年方节两匆匆,往事闲思半梦中。
江郭春寒连夕雨,海棠花信几番风。
萋萋远浦迷芳草,历历青天没断鸿。
怅望思君无限意,扁舟一醉故人同。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
唐·黄滔
帝尧城里日衔杯,每倚嵇康到玉颓。
桂苑五更听榜后,蓬山二月看花开。
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丁作鹤来。
同戴大恩何处报,永言交道契陈雷。
《二月二日作》
宋·强至
江上初逢社燕归,青春二月色犹微。
茸茸屐底草烟合,冉冉樽边花雾飞。
蹭蹬容图双鬓改,苍茫乐事寸心违。
紫丝结鞚谁家子,马跃东风试薄衣。
《淮阴行五首》
(唐)刘禹锡
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
好日起樯竿,乌飞惊五两。
今日转船头,金乌指西北。
烟波与春草,千里同一色。
船头大铜镮,摩挲光阵阵。
早早使风来,沙头一眼认。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隔浦望行船,头昂尾幰幰。
无奈晚来时,清淮春浪软。
《撑腰糕》
清·蔡云
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
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二月二日遂宁北郊迎富故事》
宋·魏了翁
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驱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吾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谩随人意看儿嬉。
古诗《二月二》7
二月二日寄友
(明·韩奕)
频年方节两匆匆,往事闲思半梦中。
江郭春寒连夕雨,海棠花信几番风。
萋萋远浦迷芳草,历历青天没断鸿。
怅望思君无限意,扁舟一醉故人同。
霓裳中序第一丙午二月二日
(清·王运)
苦雨凄风,饶有春意,凄凄半月雨。
做尽春愁无处诉。
帘外泼寒处处。只柳眼啼烟,杏腮笼雾。
寒鸦报曙。听几声,萧瑟如许。
谁知我、酒边诗里,别有咏花句。
芳树。艳阳潜度。
且(早)引起、玉钩金缕。
花朝刚是小雪,尽放春来,莫教天妒。
眼前骢马路。怕他日、天涯又去。
还分付、暖香眠鸭,好在绣帏护。
小重山二月二日同冯笠尉江皋村行
(清·谭献)
陌上依然草色薰。柳棉犹未卸,雨如尘。
相望珠箔一年春。江城畔,无地展芳尊。
桃蕊两三分。竹篱茅舍外,乍含颦。
少年何处醉红裙。风光好,留与白头人。
贺新凉二月二日,宣岳州捷是日大古诗词雪和其年
(清·曹贞吉)
铁骑连营下。
羡奇谋、真同六出,锋销荆野。
试问洞庭深几许,春水才堪饮马。
露布到、甘泉宫也。
殿上云迷三素色,正仙人、玉戏飘鸳瓦。
帘影动,冷光射。
方圭圆璧浑无价。
近蓬莱、天颜喜气,玲珑欲化。
白虎幢前霜戟拥,荼作军容岂借。
积三尺、瑶华不夜。
遥想琼楼歌舞处,延邹生、枚叟珠玑泻。
恩波淼,入清灞。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梦中作
(宋·陆游)
零落蔷薇委道傍,更堪微雨渍残香。
象床玉尺人何在,肠断新裁锦一方。
二月二日太常致斋晨起呈景仁次道二同舍
(宋·司马光)
官舍春萧瑟,朝来尚薄寒。
人虽繁陌上,尘不近门端。
已负踏青约,仍无举白欢。
凭君御沟上,试折柳条看。
古诗《二月二》8
咏二十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元稹 〔唐代〕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译文
阴阳二气不要交相争斗了;不如在春分时节,多向春雨深处行走。
春雨来的时候,可以看天空中闪电忽明忽暗;乌云来的'时候,可以听天空中轰隆作响的雷声。
山色青翠,与天空连成一片,碧空如洗;林间的花与日光连成一片,格外明艳。
梁间的燕子,窃窃私语;似乎想要读懂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
注释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
电影:闪电的身影。
玄鸟:燕子。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古诗《二月二》9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 李商隐《无题》
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春晓》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唐 严武《军城早秋》
9、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近代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 晏殊《蝶恋花》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1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13、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1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明 陆娟《代父写诗送行》
1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18、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
1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史记·刺客列传》
2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1、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经典诗句
2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2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 孟郊《登科后》
25、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宋 陆游《钗头凤》
26、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唐 杜甫《赠花卿》
27、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唐 令狐楚《少年行》
古诗《二月二》10
原文:
二月二十四日作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
崖州万里窜酷吏,湖南几时起卧龙?
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
译文:
棠梨花儿开了,社酒已酿得浓浓,四面的村子里,到处是鼓声冬冬。
只求麦子熟了,能吃上几顿饱饭,又怎敢议论,说谷价贱了会伤我田农!
如今酷吏曹泳被放逐到万里外的崖州去了,可湖南张浚什么时候才能被再度起用?
只愿有众多的忠臣贤士云集在朝廷,我这书生便是穷困而死,也胜过侯王升封!
注释:
⑴棠梨:蔷薇科,落叶乔木,春天开花,白色。社:此指社日,古代祭拜社神(土地神)的节日,分春秋两社。
⑵敢说:岂敢说。谷贱伤农:指丰年米多,商人压低米价,农民们因此受到损失。
⑶崖州:宋代辖境相当今广东崖县等地,治所在宁远(今崖县崖城镇)。窜:放逐。酷吏:指秦桧死党酷吏曹泳,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月,曹泳被免除户部侍即代理尚书兼知临安府的`官职,贬逐到新州(今广东省新兴一带),二十六年正月,命移崖州编管。
⑷湖南:宋代荆湖南路的简称,今属湖南。卧龙:本指三国时蜀相诸葛亮,这里借指宋杭金名将张浚。张浚因为主张杭战,屡遭秦桧排挤,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秦桧已死,张浚仍被贬在湖南的郴州。
⑸廊庙:庙堂,指朝廷。
⑹书生:陆游自指。侯封:封侯。
赏析:
这首诗和同期所写的《夜读兵书》等诗一样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开头两句生动地描写春社日农村的热闹景象。三四句突然转折,写农民只不过暂且祈求麦熟能吃饱饭,不能再说谷践伤农。这样写,含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厚同情。接着,由此联想到该窜逐那些残害百姓的贪官污吏,同时希望朝廷尽快起用抗战志士张浚,使天下贤才能云集朝廷,让有才能的贤人来治理国家。结尾两句进一步表明诗人的强烈愿望:只要天下贤人都能云集朝廷,国家中兴有日,即使自己穷死山村亦胜于封侯。充分表现了诗人不计一己之穷通崇高的精神境界。
诗人用“棠梨花开”起兴,塑造了一幅春枕日的美好景像,继而又用“杜酒浓”,“鼓冬冬”作更细致的描绘,反映容社日的欢乐、热闹。这种从视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表现的方法,是古代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
古诗《二月二》11
1、载酒赋诗从此始,它年耆老话风流。
2、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3、久将菘芥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4、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5、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6、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
7、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8、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9、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
10、借韵能呼三昧醒,不虚熬尽一灯油。
11、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12、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13、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14、书刊梦话当调笑,酒泡诗囊漫解愁。
15、始知前日一樽酒,上帝升平与尔亲。
16、汗马加鞭催望眼,云龙祈雨盼抬头。
17、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18、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19、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20、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21、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22、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
23、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
24、烛余减夜漏,衾暖添朝睡。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
25、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26、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27、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28、柳花多情不肯新,可怜失尽汉家春。
29、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30、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31、二年不识挑生菜,万国谁知有杀身。
32、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33、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34、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
35、群盗犹多南渡客,征鸿难问北归人。
36、公差告退退无休,添载私营拼老秋。
37、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38、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