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的作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勤俭节约 作文

管理员

摘要:

关于勤俭节约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勤俭节约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勤俭节约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勤俭节约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勤俭节约的作文1

  勤俭节约好习惯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人连一粥一饭,半丝半缕都非常珍惜,可见勤俭节约在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国家的勤俭就是国家的旺盛。刚解放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正是因为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中国才昌盛起来。

  在我们家,勤俭节约也是生活中的大事。爸爸把旧袜子当擦鞋布用;妈妈是节约用水、用电的标兵;我把旧本子订起来反复使用。为了节约资源,我们三个人经常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我就有一个节电的“金点子。”它的名字叫“节电十分钟”,就是在每次晚上散步回家的时候不开灯十分钟。这个活动一进行,爸爸妈妈就拍手叫好,妈妈说:“这个活动不但能节约用电,还能锻炼胆量呢!”

  那我们要怎样做一名勤俭节约的小学生呢?我们要节约用钱,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我们要认真听课,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我们还要爱护环境卫生,尊重同学们的劳动成果。让我们倡导勤俭节约,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勤俭节约的美德,那么家庭怎能不富裕?国家怎能不昌盛呢?

  节约粮食

  古人说:“静以修身,俭从养得。”(三国时期)诸葛亮。“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破由奢”(唐)李商隐。

  从进校园第一天,老师就教我们我们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此我们便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粮食。因为我们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农民伯伯一年到头在田地里干活,流了许多汗水,才浇灌出我们离不开的粮食。他们多么辛苦,我们怎么能不珍惜粮食呢?

  虽然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粮食是自家带来的,不需要花钱去买,但是也不必这么浪费它,这也是我们的父母头顶烈日,教材热土,花费心血种来的。如果这一切让父母看到,他们又会怎么想,除了痛惜之外,还有什么呢?

  虽然扔掉的粮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爱惜粮食的人,也不会爱惜其他一切,到头来只能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吗,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是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要打包带回家。节约粮食应该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品质。

  勤俭节约是美德

  爷爷奶奶经常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奢侈浪费真可耻,勤俭节约是美德。”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感到十分惭愧。这得从我的饮食习惯说起。

  我每天都让奶奶给我变着花样做菜,每天的菜品不能少于3样。但是每到吃饭的时候,每样菜我只能吃一点儿,还总是会剩一口米饭,我这行为被爸爸看见了,总是批评我:“你学过《悯农》这首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写的多好啊!”从此,我对奶奶说:“不要烧太多的饭菜,吃不完会浪费的!”吃饭时,我的碗里一粒米都不剩,吃得干干净净。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米,“滴水汇成河,粒米攒成筐。”

  我还有个坏习惯,在商店看见漂亮衣服,就闹着要妈妈买,但是买回来我又不穿,我只要看见家里有旧衣服,便把它丢在一边不穿了。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要乱花钱乱买衣服,旧衣服能穿的就穿,能用的就用,这是最基本的美德。”妈妈又说:“你听过《毛泽东同志的军装》这个故事吗?毛主席的这套军装穿了四五年,洗得发白,补丁摞补丁,大大小小的补丁有七八块呢!”听了这话,我想:毛主席是国家领导人,他曾说过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连他都这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什么我不能勤俭节约呢?

关于勤俭节约的作文2

  有一个人,他贫苦出生,但却成为首屈一指的富翁;有一个人,他的一生都在为广大人民群众设想、奉献,克己奉公;有一个人,他以身作则,管理有方,讲究诚实与信用;有一个人,他追求无穷无尽的智慧与真理;他是世界的光荣,华人的骄傲,人民道德的楷模……

  他,是李光前,是赫赫有名的李光前。当我读了《一代风范李光前》这本书后,才知道世界上竟有如此伟大的这么一个人。

  他,一位富豪,有因为富贵显荣而肆无忌惮地一掷千金吗?不,它不是这样子的人,他们只求食不求甘的生活,自己克勤克俭,却总明白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思,为他们无私的奉献着。

  他,小时候家境贫寒,生活拮据。但是因为他懂事,所以他非常努力的学习,珍惜每时每刻,珍惜每元每分。他十分俭省,总为父母着想,放学后也总去想办法赚钱,为家庭分忧。真所谓贫不学俭啊!

  人人都说“贫不学俭,富不学奢”。李光前他贫穷的时候,不用学俭省,自己就会俭省,但有应了“富不学奢”吗?不,俗说应是“富不学俭”。一般人都似乎是穷时节俭,富时奢侈。但李光前穷也俭,富也俭。只求吃得饱,穿得暖。他一生俭省的那些钱,救济了多少苦难人民呐!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就是有着这样的意念,才有这样的成就。直到他逝世前,还让子孙继续为人民贡献。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啊!

  听说过季子文吧!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上卿。但他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要求家人过俭朴的生活。他除了朝服外,似乎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有位叫仲秋的人,见他如此的.俭朴,上前劝说道:“你贵为上卿,但听说你禁止妻妾穿丝绸,不许用粮食喂嘛,你也不注重个人的外表,你不觉得这样显得太寒酸,有损于我们的国威吗?为什么不改变一下生活的方式呢?”

  季子文听后嫣然一笑,说:“我也希望能过气派的生活,但是我们国家的许多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天天受冻挨饿。想到这里我怎能忍心去肆意的花费钱呢?如果百姓都饔飧不饱,我则享天伦之乐,这哪还有为官良心呢?一个国家的光荣不是以大臣的外表来鉴定的,而是靠百姓的品行来表现的。如此一来,何乐而为呢?”仲秋听了这一番话,感到自愧不如,使他对季子文更加敬重。此后,他也效仿季子文,注重生活简朴。

  我看到了这样的故事,不禁有所感悟。一样是人,为什么名人懂得节俭,我们则愈来愈不懂得什么是节俭,或许是因我们家庭生活愈来愈好,不知道钱背后的故事吧!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朱柏庐说的一句话,的确,钱来之不易。那些曾被我浪费过的钱,如果捐给灾区人民,那……

  我知道,曾经的我,那么单纯;曾经的我,那么珍惜。那时候,我从不浪费。衣着朴素,只求穿暖;吃食简单,只求吃饱。那时家里还是一个贫穷家。但是,渐渐的,家庭环境好了。我发现,那个对外表不屑一顾的女孩,渐渐对外表刮目相看。我看到什么“一见钟情”的物品,便会对它爱不释手,明明那样东西是毫无用处的,但我看到它那华丽的外表,就会有邪念想买,买了之后,只能塞在那书柜了,有何好处呢?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我也是这样子的一个人吧!当我看到李光前这样一个首富,克勤克俭。顿时,面红耳赤。我想;我应该过而改之。

  “俭,德之共也;侈,恶大之也。”的确,节俭就是一种品德,而奢侈便是一种罪恶。行动吧,那些曾经浪费的人们!方悔节俭迟。当你回望时,你会发现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积小利,成巨富。一角钱,积少成多,你年老时,那将成一座大山;一角钱,慢慢流失,长年累月后,你会发现,那以成了一条小溪了。

  节俭,会使你受益;奢侈,会使你误入歧途。

  知来之不易,应克勤克俭!

  节俭吧!

  伟大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