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的哲理故事19个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人性的哲理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性的哲理故事 1 明朝万……
关于人性的哲理故事19个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人性的哲理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性的哲理故事 1
明朝万历年间,出了一桩奇案。
说的是有一户人家,儿子一年四季在外经商,留下自己的媳妇在老家伺候公公婆婆。
这媳妇非常孝顺,伺候公公婆婆细致体贴,态度非常好,这引起疑心病比较重的婆婆的猜忌,怀疑儿媳和自己的老公有一腿。
有一天晚上,婆婆想到一个“妙计”去考验儿媳。
她穿着自己老公的衣服,偷偷潜入儿媳睡觉的.房间,从后面抱住了她。儿媳想要挣脱,却怎么也脱不开身,就反手用自己的指甲把婆婆的脸抓得稀巴烂。
婆婆痛得要死,只得松开手逃回自己的房间,在慌乱中,媳妇趁着月色看到了公公的衣服,认定自己就是被公公给欺负了。
第二天一大早,婆婆谎称自己病了,没有起床,而儿媳则跑回了自己娘家,向亲生父亲告状。
老父亲一听,怒不可遏,跑过去兴师问罪,却发现公公的脸上完好无损,以为是自己的女儿骗自己,回家之后,把女儿训斥了一顿。
明明是自己被欺负,怎么被骂的是自己?先是被公公欺负,后来又被父亲骂,媳妇怎么也想不通,一气之下竟然自杀了。
女儿死了,父亲老泪纵横,懊悔不已,于是就报了官。
官府老爷把公公给抓了来,七审八审,公公打死也不承认,可是又拿不出证据。
案子陷入两难的局面,官老爷毫无思绪,总不能屈打成招吧?
这个时候,邻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说自己看到婆婆脸上有伤。
于是官府把婆婆抓来一拷问,真相大白于世。
这个案子在那个年代引起轰动,还被冯梦龙记录在《古今谭概》里面,又叫“婆奸媳”案。
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婆婆,非要考验儿媳,却闹出了一条人命,还把自己送进牢狱里面,媳妇是经住了考验,可是结果呢?
其实,考验就是一场以透支信任、感情为代价的游戏,你以为你考验的是别人,其实你自己也同样被考验,你以为你是游戏的制定者,其实你也是一颗棋子。
千萬不要刻意考验别人,因为结果你无法承担,过程你无法控制,这件事情从一开始你就错了。
人性的哲理故事 2
有一位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在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了下来,想在那儿安静些写回忆录。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好。但是有一天,三个男孩放学后来这里玩,他们把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很是开心。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来和他们进行谈判。他说:“我很喜欢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每天给你们每个人一块钱。”三个小青年很高兴,更加卖劲地施展着他们的脚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明天起我只给你们5毛钱。”小青年很是不开心,但还是答应了。每天放学后,继续去进行他们的表演。
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小青年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的两毛钱而浪费宝贵的时间为你进行表演呢,不干了。”
如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启示: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老人回到老家想安静地写些回忆录,结果被放学后顽皮玩耍的孩子打破了安静的生活。退休老人根据退休工资及福利只涨不跌及年轻人的逆反心理,采取欲擒故纵,拐弯抹角的方式,巧妙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见,办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老人对三个年轻人的'玩耍吵闹没有开门见山地批评,而是抓住了他们的心理特点,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方式,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性的哲理故事 3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外出,搭乘一条船渡江。
他随身佩带一口宝剑上了船。这口宝剑是他家祖传之物,传到他手中已是第五代了,至今还崭新锃亮、寒光闪闪、剑刃锋利、削铁如泥。因此他十分珍爱这把宝剑,常常剑不离身。他在船中无事,便拔出这口宝剑,在手里摆弄来摆弄去。玩赏间,由于行船随着水浪在不停地颠簸,他一不小心,宝剑脱手掉到江水里。
祖传宝剑掉到江水里,他急出一身冷汗,立刻掏出一把随身携带的小刀来,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还自言自语地说:“我的祖传宝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
他心中暗想:等船到岸后,我就从这个记号处下水,把祖传宝剑捞上来,紧紧地佩带在身上,再也不拿出来玩赏了。除非遇到紧急情况,否则决不会再把宝剑拔出鞘来。
他想着想着,不知不觉船已经靠岸了。船一靠岸,他就立即从自己刻的记号处跳到江水里去捞宝剑。
同船的乘客看到了,非常好奇,问他说:“先生,你在江水里捞什么呢?”
他回答说:“捞我的.祖传宝剑。”
乘客更加奇怪了,接着问:“你的宝剑不是在江中心掉下去的吗?为什么到岸边来找呢?”
他指着记号说:“这是我亲自刻的记号,宝剑分明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嘛!”
乘客笑笑说:“船已经走得好远了,宝剑掉到水里是不会随船前进的,像你这样寻找宝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人性的哲理故事 4
19世纪,在斗牛盛行的西班牙,一位勇敢的斗牛士和一位美丽的姑娘相爱了。他们的约会和拥抱充溢着生活中的每个时刻,甚至就连在斗牛的竞技间隙,两个相爱的人也不会忘记用目光彼此问候。
斗牛是一项十分危险的运动,每次她上场,她都要亲吻他的额头,祈望着把幸运给他。在他们刚刚偷尝了爱的`禁果不久后的万圣节,一场举国瞩目的斗牛竞技开始了。这场比赛的奖金足可以让他们举行婚礼,两个人都很兴奋。观众的惊叫声随着他和牛之间的每一次交锋起落着。她站在最前面一排的看台上,心随着竞技场上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而骤跳着,不停地祷告着他平安平安再平安。灾难还是发生了,当他又一次挥舞着长剑刺向那头已经鲜血淋漓的公牛时,被脚下的一块小石块绊倒在地,愤怒的公牛把他挑向天空,一次、两次、三次……锋利的牛角刺穿了他的心脏,她在人们的尖叫声中晕倒在地……
20年后,又一个万圣节,她将珍藏了20年的红腰带一点点地缠绕到儿子的腰间,然后,亲了亲儿子的额头,儿子向她点了点头,走向了斗牛竞技场,当她目睹着场上那头黝黑色毛皮的公牛在儿子的长剑下倒下去时,泪水迷蒙了双眼。看台上,掌声和欢呼声海啸般响起。她抬起头,看向天宇,喃喃而语:“你看到我们的儿子了吗……”
人性的哲理故事 5
道林禅师是唐代著名的高僧,文学家白居易与他交好,两个人时常一起谈论佛法。
有一次,白居易告诉道林禅师:“我的邻居家有一个女人,家中虽然很有钱,却非常吝啬,并且喜欢占别人便宜。最近,她将院墙又朝我家方向迁移,让我的后院更小了。”
道林禅师笑着说:“没有关系,终究平衡。”
白居易又说:“这个女人脾气暴躁,时常对自己的丈夫发脾气,就算当着别人的面,也不会收敛分毫。”
道林禅师笑着说:“终究平衡,也无须担心。”
白居易看他总是说这句话,便不满地说:“我是因为受到她的侵扰,所以来向你诉苦,可你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倒显得我斤斤计较了。”
道林禅师这才说:“这个女人虽然贪财吝啬,喜欢占别人的便宜,但她有一个儿子,是个非常能挥霍的人,他的母亲所贪占的早就被他花费一空了,最后还不是归为平衡吗?至于她总是责骂自己的丈夫,是因为她有一个脾气更加暴躁的'女儿,她对丈夫发脾气,回到家中又会被女儿同样责骂,这样最后也是平衡了。”
白居易听了,感到非常不可思议:“难道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控制这一切吗?”
道林禅师说:“你看那些争强斗狠的人,最终都会被命运消磨;那些在此处出了风头的人,也会在别的地方被人踩在脚下。世间万物都在追求平衡发展,就算你此时强出头,自然力也会为你找到平衡。”
白居易听了,觉得大有深意,点点头说:“既如此,就做一个平和的人,让自己完成自然的平衡,便是最好了。”
人性的哲理故事 6
应邀去参观朋友的新居。
整个房间布置得典雅、舒适。暗花的乳白色窗帘透着淡淡的天光,柔嫩的文竹在洁净的玻璃茶几上牵绕,纯木的电视台柜、阔叶的植物围绕着客厅的中心———墨绿色的粗呢沙发。客厅里的物件都各得其所,站在它们应在的位置,共同散发着主人渴望的温情、闲适的格调。
可是,那出自名品“曲美”的沙发,在扶手、靠背上都被主人盖上白色绣花的沙发布,仿佛绿洲上的几块沙漠,破坏了整体的协调。我的目光变得有些跳跃。墨绿色的典雅华贵被分割后,不再能体现设计者当初想要表现的'深色粗呢与线条流畅的木质相亲的粗犷中的细腻,协调中的精细。
朋友在我们的请求下,撤下沙发布,又小心地盖上。并解释说,沙发套虽然可以洗,但洗过之后肯定会破坏料子的质感,盖上布就可以多保持一下沙发的美了。
我张张嘴,想说点什么又没说。
我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做了一件漂亮的花棉袄,为了不弄脏,多穿几次,妈妈给我套了件她的外套改制的蓝色卡其布外罩。每次我想脱掉外罩展示一下棉袄的漂亮,总遭到她的训斥和之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你喜不喜欢你的花棉袄?喜欢。你希不希望每年都能穿?希望。衣服洗多了会不会旧?会。怎样才能让衣服不脏?套一件外罩。
结果,每次穿上那件漂亮的花棉袄时,我就比平时更丑。
珍惜的结果变成过错。这似乎就是生活中常有的悖论。
人性的哲理故事 7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户人家,正在举办祭祖,由于这家人在村子里的人缘很好,所以一说他家需要帮忙,邻居们和村里的乡亲们都纷纷来帮忙。主人为了感谢乡亲们的帮忙,就把祭祀用过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
可是人有很多,酒却只有一壶,不够分,怎么办?这时候院子里有个人就提议:“要喝就喝个痛快,那就让我们来个比赛,谁赢了酒就归谁,大家认为怎么样?”
大家都说这个提议好,可是比赛什么呢?这可让他们难住了,刚才提议比赛的那个人又说道:“咱们比赛画蛇怎么样?谁画得快,并且画得形象逼真,酒就是谁的!”
大家都同意了他的`观点。
于是画蛇比赛就开始了。
有一个人画得最快,一转眼,蛇画好了,这壶酒便归了他。但他看见其他的人都没有画好,便想进一步显显自己的本领,于是,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挥笔继续在地上画,一边画还一边说:“看吧,我还要添几只脚哩!”
正当他画蛇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好了。本来觉得这酒他肯定是喝不着了,他心想:喝不着就算了,看着别人喝也行。
于是他就看第一个画完蛇的人,只见他左手拿着酒壶,右手还在蛇身上画脚。他看到后,一把夺过第一个画完蛇的人手中的酒壶,说道:“蛇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不是蛇,输了。我先画好,酒应归我喝!”说罢,张口便喝,把壶里的酒一饮而尽。画蛇脚的人只好呆望着。
人生哲理:故作聪明,办事违反常理,往往会弄巧成拙。
人性的哲理故事 8
“钢琴王子”克莱德曼的中国巡演刚一结束,等待索要签名的拥趸就排成了长龙。这时,一对不引人注意的父子排在队伍前头。克莱德曼习惯性地拿起签字笔,客气地问他们想签到哪里。
不料,这位父亲竟然说:“我们不要签名。”
此言一出,克莱德曼一愣。
“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这位父亲说,“我想让我的孩子握一下您的手。”周围的.人更加不解了,纷纷上前看个究竟。
这位父亲向克莱德曼深鞠一躬:“您是我非常尊敬的钢琴大师。”然后把儿子拽到身前,摸着他的头说:“这孩子对钢琴很有悟性,打小就苦心练琴。这两年,他接连获奖,每次比赛总是拿第一。”克莱德曼眼里流露出赞许之意,示意他说下去。“他有些飘飘然了,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尤其是最近,他到处炫耀琴技,根本没心思练琴。我今天一是为仰慕大师风采而来,二是想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怎样才算真正的钢琴家。”
克莱德曼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发掘天才的良机。他把自己那双与钢琴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大手伸到孩子面前,微笑着说:“来吧,孩子,你是好样的。”
看着那双手,孩子的小手迟疑地伸上前去。和克莱德曼的十指接触的瞬间,他似乎被克莱德曼指头上厚厚的老茧电到了一般,猛地一缩。那双小手就这样久久地悬在空中,孩子明亮的双眼痴痴地望着对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钢琴家,钢琴家……”
此后,这个在钢琴方面天资极高的少年又开始焚膏继晷地苦练琴技,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个孩子就是郎朗!
人性的哲理故事 9
据《生经》卷五《佛说孔雀说》记载,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国家叫做“波遮梨”。这个国家有史以来从没有出现过任何鸟类,当地人也不知道什么是“鸟”。
有一天,一个外乡人来到这个国家,碰巧带来了一只乌鸦。当人看到了乌鸦,都觉得非常惊奇。
他们觉得乌鸦有着黑亮的羽毛,长长地翅膀,能够在天空飞翔是种非常新奇而有神圣的动物。虽然乌鸦嗓音沙哑,这个国家的人们仍然将它当作神物来供养。乌鸦在这个国度里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波遮梨国“优待乌鸦”的消息传开了,四面八方的乌鸦都向这里飞来。没过多久,波遮梨国的树上、屋顶,都布满了乌鸦,弄得到处都乱七八糟。但这个国家的`人们仍然丝毫不敢怠慢地供养它们。
就这样过了很久,又一位外乡人来到了波遮梨国,这次他带来了三只孔雀。
波遮梨国的人们看多孔雀五彩斑斓的羽毛和优雅的姿态,惊叹地说不出话来。相比之下,孔雀好像雍容华贵的夫人,而乌鸦好比是跳梁小丑。人们纷纷前来供养孔雀,再没有人去理会乌鸦了。
人性的哲理故事 10
有一只乌龟在沙滩上晒太阳时,几只螃蟹爬过来,它们看到乌龟背上的甲壳嘲笑道:“瞧瞧,那是一只什么怪物啊,身上背着厚厚的壳不说,壳上还有乱七八糟的花纹,真是难看死了。”
乌龟听后,觉得很羞愧,因为它自己早就痛恨这身盔甲,可这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它没法改变,只能把头缩进壳里,想来个眼不见、耳不听,还能落得个清静。
谁知螃蟹们见乌龟不反抗,便得寸进尺,“哟,还有羞耻心哩,以为把头缩进去,你就能改变你一出生就穿破马甲的命运吗?”乌龟没有应答,螃蟹自讨没趣,于是走了。
乌龟等螃蟹们走后,伸出头,迈动四肢,找到一处礁石,把它的背部靠在礁石上不停地磨,想磨掉那件给它带来耻辱的破马甲。
终于,乌龟把背磨平了,马甲不见了,但弄得全身鲜血淋漓,疼痛不堪。
这天,东海龙王召集文武百官上朝,宣布封乌龟家族为一等伯爵,并令它们全体上朝叩谢圣恩。
在乌龟家族里,龙王一眼就瞧见了那只已没有马甲的乌龟,便大怒道:“你是何方妖怪,胆敢冒充乌龟家族成员来受封?”
“大王,我是乌龟呀!”
“放肆,你还想骗朕,马甲是你们龟类的标志,如今你连标志都没有了,已失去了本色,还有什么资格说是乌龟。”说完,龙王大手一挥,虾兵蟹将们就将这只丢掉本色的乌龟赶出了龙宫。
人生哲理:人生在世,应当保持自己的本色,失去了本色也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人性的哲理故事 11
王悦在第12期《黄河黄土黄种人》上撰文介绍美国人的防灾意识。有一次,百人礼堂座无虚席,正在召开一个年度会议,台上总经理正在讲话。突然,墙上的喇叭里传出尖利的警报,一个熟悉的声音说:“自然灾害预警演习开始,请大家到指定疏散地点集合……”总经理立刻合上笔记本电脑,边往外走边说:“训练结束我们再接着谈。”开会的'人也纷纷起身,井然有序地离开会场。
我在美国工作了4年,每年公司都有两三次这样的预警演习。每次无论同事们正在干什么,大家都会放下手头的东西,自动到预定地点集合。对他们来说,有意不遵守规定,逃避演习是不可思议的。
我住在印第安纳州,当地龙卷风比较频繁,所以多数房子都有地下室。很多朋友都和我们一样,在地下室放一个小冰箱,接通自来水,这样即使被困在里面也能坚持很久。
之前我们曾住在佛罗里达州,那里飓风很多,我们当时租的房子没有地下室,主卧室的卫生间里也没有窗户。刚开始觉得特别不方便。后来房东告诉我们,盖房子时,是特意如此设计的。如果听到飓风警报,就躲进卫生间里,里面还装了一台小型汽油发电机,即使飓风刮断电线,也有备无患。我们住的社区每周五下午4点都有飓风警报测试,各个小区设的警报器同时拉响3次,目的是测试各处的器材是否好用,防止在关键时刻出现哑巴警报。
人性的哲理故事 12
非洲大草原的旱季来临了,饮水成了生活在这里的所有动物最艰难的事情。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四处寻觅着水源。在飞禽的指引下,走兽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日渐干涸但仍有水的小湖。
狮子最先赶到这里,喝完水后离开了。斑马、羚羊、跳羚、猴子等陆续集结此地,可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它们面前,湖水中潜藏着许多鳄鱼,个个虎视眈眈。岸上的动物显得惶恐焦躁,不敢轻易靠近,但又无法忍耐饥渴的折磨。
最先冒险的是勇敢的斑马,领头的一只试探着靠近湖水,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喝了口,然后抬起头观察一下再低头喝。接着其他的斑马也鼓足勇气相继靠近,低头,饮水……突然,一只鳄鱼咬住了猎物。一头体格较弱的斑马成了牺牲品,别的斑马纷纷后退。
鳄鱼的'强悍有目共睹,可生存成了动物们惟一的渴求,眼睁睁地看着一些动物脱水后倒下,它们只能选择冒险。于是,羚羊、跳羚、角马等不间断地先后靠近湖水。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进攻与脱险的游戏一遍又一遍地悲壮地演绎着……
虽然许多动物不幸地落入凶残的鳄鱼之口,但饥渴难耐的“悲壮者”仍旧选择“冲锋”。
与此相反,猴子并不轻举妄动。原来,大多数猴子“探索”出一条饮水的巧妙方式:在离湖不远的岸边沙地上挖出洞穴,湖水会从地下渗透过来,这足以让猴子们活下去。
猴子饮水的巧妙方式,给人们一个启示:勇敢的冒险有时并非明智之举,而另辟蹊径的智慧才是取胜的法宝。
人性的哲理故事 13
德里·卡内基曾经是美国最富有的人。当他还是一个小孩子时,他便从家乡苏格兰来到了美国。他干过各种的零工,直到最终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大王。那时候,曾经有43个百万富翁为他做事。要知道,在当时,百万富翁可是非常罕见的。那时的100万美元至少相当于现在的2000万美元。
一位记者问卡内基,你怎么会雇43个百万富翁为你工作?卡内基回答道,你应该记得,他们刚开始为我工作的时候,他们并不是百万富翁。他们成为了百万富翁,是为我工作的结果。
这位记者又接着问道:“那么,你又是如何把这些人培养成功的,以至于你甘愿付给他们百万之巨的报酬呢?”
卡内基回答道,培养人才和挖掘金矿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当开采金子的时候,每获得一盎司的金子,都要先除去几吨的矿渣和废石,但是,人们进入矿区,并非为了寻找矿渣,而是为了寻找发财的金子。
这正是管理者看待员工的正确方法。不要去寻找他们身上的缺点、瑕疵和毛病,那不是我的人生目的。我的人生目标是为了寻找发财的'金子,而非矿渣;我们是为了寻找优点,而非短处。事实上,当我努力地去寻找他们身上更多的“金子”时,我就能发现更多的“金子”——他们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财富,我也获得了更多的财富。
人性的哲理故事 14
有一位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在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了下来,想在那儿安静些写回忆录。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好。但是有一天,三个男孩放学后来这里玩,他们把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很是开心。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来和他们进行谈判。他说:“我很喜欢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每天给你们每个人一块钱。〞三个小青年很快乐,更加卖劲地施展着他们的脚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明天起我只给你们5毛钱。〞小青年很是不开心,但还是容许了。每天放学后,继续去进行他们的表演。
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小青年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的两毛钱而浪费珍贵的时间为你进行表演呢,不干了。〞
如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启示: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老人回到老家想安静地写些回忆录,结果被放学后顽皮玩耍的.孩子打破了安静的生活。退休老人根据退休工资及福利只涨不跌及年轻人的逆反心理,采取欲擒故纵,拐弯抹角的方式,巧妙地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可见,办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老人对三个年轻人的玩耍吵闹没有开门见山地批评,而是抓住了他们的心理特点,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方式,从而到达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性的哲理故事 15
有智者和弟子二人在海滩上散步,但见海上波涛汹涌,白浪滔天。
智者问弟子:“看到波涛翻滚的大海,你会联想到什么?”
弟子答道:“我想到了自己的心,想到了我躁动不安的思绪。”
智者说:“不错。汹涌澎湃的大海正好似人的心,而那翻滚不息的波涛就是人的思绪。可是,心本如水,水亦似心,无波无浪,平息如镜。波涛起于海上,是因为有风,心中杂念丛生则是由于欲望和恐惧。”
弟子叹曰:“最可怕就是此情此景,心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浪漂流。”
智者说:“芸芸众生,肉体凡胎,概皆如此,只是不自觉而已。身置失舵之小舟,心如翻滚之沸水。无止的欲望控制着人心,就如同狂风搅动着大海。”
学生急忙鞠躬施礼。“弟子追随大师,只为求得内心一片安宁。”
智者拈髯一笑。“要想让大海归于平静,其本不在大海,因为你无力也无法控制海水。你可能做到的,是去停止风的搅动。而你心中的`风,则是你的思想、欲望和恐惧。不要让欲望和恐惧控制你的心,而要让你的心去控制欲望和恐惧。惟其如此,你心中的海才可以归于平静。”
“恳请大师明示。”
“假如大海不为风所动,那将如何?”智者问弟子。
“大海会风平浪静。可是,大师,有谁能让风停住?”
智者的微笑中带着一丝神秘。“为何不能呢?风、海、欲望原本都在你的心里,把握住你的心,也就没有了风、海、欲望。”
人性的哲理故事 16
一个人在山路上捡到一只幼小的的狮子,便抱回家喂养。他对狮子无微不至,给它喂以精美的食物,给它梳毛,给它洗澡。狮子对他也亲密无间,扒他的肩膀,舔他的手脚,陪他散步,和他戏耍。狮子在他的怀中渐渐长大,长成一只威猛的雄狮,也温顺得如一条家狗。
有一天他忽奇想:骑着狮子旅游。于是他骑上了狮子,踏上了旅程。一路上狮子很听话,平稳地驮着他。所到之处人们对他夹道喝彩,他更神气了。
路上有人问他:“狮子不会吃你吗?”他说:“那怎么可能呢!”
路上有条狗问狮子:“你怎么不吃他?”狮子说:“那怎么可能呢!”
一天他们要穿过一片沙漠,路上遇到了风沙,水和食物都被卷了去。他在痛心之时也去安慰狮子:“朋友忍着点,等过了沙漠,我让你饱吃一顿。”并跳下来步行。一日过过去了,狮子饿得围着他打转;两日过去了,狮子饿得舔他的手脚;三日过过去了,狮子对他进行了轻轻地撕咬;四月过去了,狮子向他龇起了牙齿;第五日,饥饿的狮子向他瞪起了血红的眼睛,在他正要上前抚摸它时,狮子奋力一纵将他扑倒,瞬间把他撕成了碎片。至死他都不明白,狮子怎么会吃了他呢?
世间的友谊,有些是建立在饱暖基础上的,吃饱穿暖了亲密无间的朋友,生死存亡的`时候便会露出凶残的本质。因而一点也不奇怪:被你视为亲密无间的朋友,有时常常能给你致命的一击。
人性的哲理故事 17
从前有个非常刻薄的财主。到了要发薪水的日子,他想要把仆人们的工钱都扣了,而他们又没什么话好说。
到了年终的时候,财主把所有的仆人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今天,我很高兴,你们在我这里工作了一年时间,辛苦大家了。为了表示我的谢意,谁要是说出一件我没听过的事情,我就赏给他二百两银子,否则,全年的'工钱都没了”
一个小丫环开口了:“我家以前有只鸡一天生了6个鸡蛋,有4个还是双黄呢!”“哈哈,我还见过一天生10个鸡蛋的母鸡呢!工钱抹了。”财主说,
一个长工站出来说:“我家后山上有一棵能结出8种不同果子的树,一年四季都在开花。”
“嗨,别说啦,长12种果子的树我都见过。工钱抹了。”财主一边挥着手说。
老财主一口一个“见到过,听说过”。大家的工钱都被扣了。只有奶妈一直没动,她知道财主这是“软刀子杀人”。
她最后一个站出来:“奴家姓李,小时候,奴家的祖父告诉我,说您的祖父曾借过我祖父500两银子,让您来还。这您一定听说过吧?”
“胡说,”老财主说:“我祖父怎……”
老财主急忙打住又改口道:“没听过!”只好给了奶妈二百两银子。
奶妈把二百两银子平分给大伙儿,每个人得到的比一年的工钱还要多。
人性的哲理故事 18
紫斑鱼是热带海洋动物里最为漂亮的一种鱼,它浑身布满了五光十色的花纹,阳光一照,闪闪发光。
如此美丽的紫斑鱼,全身却长满了针状的尖刺,大小类似酸枣刺,又尖又硬,刺上带有一种毒素,这是紫斑鱼用来攻击其他鱼类的武器,不管什么样的`海底动物,一旦被紫斑鱼的尖刺刺中,就无一生还。
紫斑鱼在每次攻击其他鱼类时,都要先愤怒起来,以此来分泌出有效的毒素,也只有愤怒,才能使它身上的毒刺坚硬起来。因此,紫斑鱼的情绪越激烈,越是满怀“仇恨”,身体上的尖刺也就越坚硬,而越坚硬,它就会越愤怒,对受攻击的鱼类伤害也就越深。
据生物学家研究分析,一条紫斑鱼在通常情况下能活七八年,然而,紫斑鱼实际上还活不到两年。因为,愤怒的情绪总是先要伤害到自己,所以紫斑鱼越愤怒,越充满“仇恨”,也就越对自己造成伤害。可以说,紫斑鱼既是死于对其他鱼类的伤害,更是死于自己的愤怒,死于自己的“内伤”。
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摒弃愤怒、仇恨、自私和贪婪,学会宽容,用一颗平和的心对待自己和别人,对待世间万物。
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还心灵一份纯净。
宽容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
有多少宽容和谅解,就有多少开心和快乐。
别做一条紫斑鱼,别被自己的“毒刺”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