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形象》教学设计《幽默的形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一课,幽默的形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逗人开怀一笑,使人得到许多启示。本课的人物形象生动,易于读懂。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激发学生绘……
《幽默的形象》教学设计
《幽默的形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一课,幽默的形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逗人开怀一笑,使人得到许多启示。本课的人物形象生动,易于读懂。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激发学生绘画、想象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能分析幽默形象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创作含义。
教学方法:
讨论
教具:图片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幽默是智慧的火花,幽默是情感的表达。它或许是使人发笑的一句话、一种偶发的瞬间表情与动态一段小小的故事……
"漫画是表达幽默形象的主要形式。它运用简约、夸张的手法,强化人物的某一特征,或通过比拟、象征的方法,简练概括出种种画面,从而表现出幽默诙谐的形象和画面效果,在逗人开怀一笑之余,使人得到许多启示。"
二、授课
1、欣赏
出示图片(1)大师马三立漫画图片(2)卓别林提问:你能说一说画的两个人物的特征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讨论。
“相声艺术大师马三立的特征是两只大大的耳朵。卓别林的形象是有小胡子、礼帽、翘头皮鞋和文明杖。”
出示图片(3)三毛流浪记
提问:三根活泼的毛发是张乐平笔下三毛形象的重要标志。人物在画中是怎样表现的?
学生讨论。
“用简练的手笔,将孤苦伶仃、辗转流浪,但又善良聪明的三毛表现得生动而感人,并对悲苦冷酷的旧社会进行了揭露和讽刺,使读者产生一种笑中有泪的情感体验。”
图片(4)父与子——废寝忘食
提问: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连环画家喻户晓,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它是怎样表现父与子的?
小组讨论。
“卜劳恩从他与儿子身上,找到了父与子的形象和故事,经艺术加工,塑造出了幽默与情趣,表现了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
2、学生评论
出示图《脚踏车》、《决心》、《六个和尚》、《自给自足》。
师:你认为怎样的形象才具有幽默感?选择一幅你最感兴趣的图例,说一说你对作品的感受。
学生分组评论。
三、小结
漫画给人以深思,同学们,你也能用这种形象把你身边的人物或事物表现出来吗?课后试一试。
板书设计:
幽默的形象
漫画——表现幽默形象
简约、夸张
使人得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