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成语 导语:关于成语的复习,应以学过课文中的成语为主,掌握写法、释义和应用。如果有余力,可适当拓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曹刿论战》 一鼓作气:原文指第一次击鼓激励起士气,现比喻……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成语
导语:关于成语的复习,应以学过课文中的成语为主,掌握写法、释义和应用。如果有余力,可适当拓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曹刿论战》
一鼓作气:原文指第一次击鼓激励起士气,现比喻趁起劲时一口气把事情办完。例:巴尔扎克说过:哪怕把我累死,我也要一鼓作气干到底。
2、《忌讽齐王纳谏》
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形容来往的人多,非常热闹。庭:院。市:集市。反义词“门可罗雀”。例:这个影片很受欢迎,所以近日来影院门庭若市,场场满座。
3、《鱼我所欲也》
舍生取义:原文指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后用来表示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壮举是舍生取义的真实写照。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忧愁和祸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例:我们应该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不要因为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就懈怠了。
5、《出师表》
妄自菲薄:原文指过分地看不起自己。现形容自卑心理。例:一个人固然不可以妄自尊大,但也不可以妄自菲薄。
作奸犯科:原文指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条文。例:在一个常常作奸犯科的人心中,已经没有羞耻和道德的概念。
计日而待:原文指计算着日子来等待。现在形容为时不远。例: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建设文明、和谐的中山已是计日而待了。
三顾茅庐:原文指三次到草庐中来探望我。现比喻一再诚心诚意地邀请。例:他的架子很大,不三顾茅庐,他是不出山的。
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生存下去。例:那种的苟且偷生是比死还要可怕的。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时接受任命。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小心谨慎地竭尽全力直到死为止。例:共产党的好干部郑培民为百姓谋幸福,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原文形容有狭隘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现比喻开始不明白,突然间一下子全明白了。例: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原文指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形容住户密集。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一个与世隔绝,安乐而美好的社会。例:面对一幅恬淡而明丽的春之图,我们不能相信这到底是人间呢,还是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原文指没有人来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索、尝试或过问。例:现在这类秘诀大概已经无人问津了吧!
黄发垂髫:泛指老人和小孩。
7、《岳阳楼记》
政通人和:原文指政事顺畅,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例:政通人和需要严明的法律规章为保障。
百废俱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形容事业蓬勃发展。例:改革开放不久,全国出现了百废俱兴的繁荣景象。
浩浩汤汤:原文指水势广阔浩大而湍急,后来用与形容气势雄壮,规模盛大。例: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大渡河,浩浩汤汤地奔赴抗日最前线。
气象万千:景象的变化无穷无尽。例:这里视野开阔,气象万千,既便于近观,又宜远眺。
春和景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例:这一天,春和景明,姐妹俩相约去城东踏青。
心旷神怡: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例:孙文公园的秀美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先忧后乐: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形容关心人民疾苦。例:共产党人应该有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
8、《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文指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比喻真正的意图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例:那时作为地下党的他也去舞厅,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去那里秘密接头。
水落石出:水位低落,石头显露出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例:经过多方侦察,那个疑案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了。
络绎不绝:络绎,往来不绝,前后相续。形容行人车马等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例:到这里来观光的游客每天都络绎不绝。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会饮酒时的欢乐热闹场面。例:庆功会上,觥筹交错,笑语喧哗。
峰回路转:原文指山石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指道路曲折。今多比喻事情经过曲折的变化后,出现了新的转机。例:逆境中他始终没有放弃努力,仍然满怀信心,期待着峰回路转的那一天。
9、《小石潭记》
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形容曲折蜿蜒。例:放眼望去,盘山公路斗折蛇行,一辆辆汽车在缓缓行驶。
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形容交界处参差不齐。也泛指形势错综复杂,例:苗疆多于邻省犬牙差互。
10、《送东阳马生序》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很大。例:大爷,咱们这一带数你德高望重,也只有您肯帮助我们。